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的内涵与属性探论

发布时间:2017-07-18 00:13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的内涵与属性探论


  更多相关文章: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 内涵 属性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元理论、课程系统、课程实践和评价以及课程方法与规律进行专门研究的学科理论分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具有学科内涵、理论内涵、教学内涵和课程内涵,在属性上既是政治性的国民教育理论,也是科学化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性的应用理论。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 内涵 属性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任何以传播和教育为旨归的学科都应当有自己的课程论,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课程论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中已有历史,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并纳入专业化教育和学科课程教学几近三十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仍未露端倪。本文尝试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属性作探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岭梅;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祖嘉合;论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肖辉;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维方式的转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韩柏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趋势[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3期

5 冯林,夏万林,严莉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状况及对策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夏洪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谭美军;何期;;近年来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8 江玉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析[J];沧桑;2006年05期

9 洪跃雄;从诚信的二重性看法律基础课的诚信教育功效[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王益平;关于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姚德利;当代中国财产权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肖萍;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善文;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曹影;德育职能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康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夏明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能动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长惠;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开发中的作用和运行机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新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黄月细;反思想与超越[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魏晓文;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方斯实;论渗透教育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若松;论创新能力的整合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萍;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谭伟;网络舆论及其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善余;关于逻辑知识练习的两点质疑[J];江苏教育;1980年03期

2 王启荣;;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生产关系的内涵——兼与孙冶方同志商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万茂福;何克让;武育香;刘帆;;浅谈关于矛盾同一性的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想一想[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06期

5 黄成稳;;语词与概念[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07期

6 曲直;;语文“双基”教学的内涵和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12期

7 邓启光;第一讲 如何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8 姜成林;虚假概念有没有内涵和外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9 石川;;中学语文课本逻辑练习题解答[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Z1期

10 张永茂;;谈虚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明;菊正山;蒋一军;李国栋;钟谧;;中国废弃地复垦与实施机制研究(英文)[A];面向21世纪的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北京国际土地复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宋开山;赵云升;金伦;;定向运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A];2001年全国定向运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莫神星;;我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探讨[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任露泉;;高校科技创新的认识与实践[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施庆华;陈渝中;栾玉琴;;国内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动态研究[A];2003年十一省、区、市机械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傅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原则[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高方银;;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亲民;;新材料与功能材料的内涵和特征[A];2004年仪表材料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王德炉;朱守谦;黄宝龙;;石漠化的概念及内涵[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10 刘子建;吴晓莉;;文化——中国现代产品忽略的主题[A];2004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善蒙;魏晋情论[D];复旦大学;2005年

2 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3 朱东风;1990年代以来苏州城市空间发展[D];东南大学;2006年

4 武长海;论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周勇;中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韩永胜;中国现代教育小说概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仲秀英;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崔裴;中美房地产业内涵、属性及其经济与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永红;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颖桃;试论“约定俗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翁春萌;产品设计融入人文精神的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琦;论诈骗罪的内涵和外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黄晓燕;关于无形资产领域继个焦点问题的探讨[D];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

5 郭伟宏;才子佳人小说与诗词[D];青岛大学;2005年

6 沙世蕤;科学假说的系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艳萍;试论抽象行政不作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韩君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红林;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化内涵的思考和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梅玲;浅谈科学探究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55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55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c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