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心理韧性理论——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17-08-02 15:21

  本文关键词:心理韧性理论——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新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弹性理论 留守儿童 保护性因素


【摘要】:留过儿童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劳动力的转移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且这种现象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存在,在这样一种社会现实中,研究者需要从更加积极的角度来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理论是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留守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开放了研究者的思维方向,使研究视角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保护性因素和提高其适应能力上来。
【作者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
【关键词】心理弹性理论 留守儿童 保护性因素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07BJY007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也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学术界也倾注了不少的精力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则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发表的有关留守儿童研究论文的检索和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自编问卷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申继亮;武岳;;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3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波;方明;;农科类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田宝伟;郑日昌;吴九君;;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形容词量表的编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筱枚;;提升中职生心理弹性的班级管理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4 刘恋;葛喜平;;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5 孙瑞琛;刘文婧;贾晓明;;“5.12”汶川地震后抗逆力的个案研究——来自精神分析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吴世韫;严燕;;大学生心理弹性状况的调查[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7 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2期

8 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1期

9 陈露露;彭李;唐棠;李敏;;妇科癌症患者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王爱军;;困境与突围:电视剧《金婚》的另一种解读[J];电影文学;2008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宝伟;;大学生挫折与应对研究范式的变化[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许燕;王斐;潘益中;;婚恋弹性概念重构及作用初探[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3 刘得格;时勘;孙海法;龚会;;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对危机事件的抗逆力模型探索[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阳毅;贺莉君;;企业员工复原力量表的初步编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立;员工工作友情、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艳波;意外创伤者的创伤后成长及其干预模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惠青山;中国职工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及其与态度行为变量关系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燕;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亚楠;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玲;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沈晔;知识型员工职业韧性及其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徐家华;大学生心理弹性问卷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欧阳翠云;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冀建伟;关于增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教学案例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俊波;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克;优势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抗逆力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2 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3 郑剑虹,黄希庭;自强意识的初步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4 于肖楠,张建新;D型人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5 张向葵,于肖楠;处于不支持行为压力下的下岗人员的心理中介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年03期

6 胡心怡;刘霞;申继亮;范兴华;;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7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胡心怡;申继亮;;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4 方烨;;我国农村1000万留守儿童状况堪忧[J];社会工作;2005年02期

5 罗宗祺;;愿关爱留在每个孩子身边——来自江西省全南县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J];理论导报;2005年05期

6 黄晓慧;;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0期

7 宋振远;陈晔华;熊润频;;让“留守儿童”走出“三缺”困境[J];农家之友;2007年07期

8 欧阳超英;;宿迁市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12期

9 吕守东;;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12期

10 韦绍健;黎容;;多给“留守儿童”一些关爱[J];中小学校长;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书越;;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科学素质调查研究[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2 张晓亮;潘昌荣;;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路子[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3 ;“那个没有人管的夏天”——贵州B镇留守儿童暑期生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胡晓旭;;浅谈图书馆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中的积极作用[A];现代图书馆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郁;;一例关于留守儿童性格状况的实证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岑怡;;隔代监护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问题研究[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史梦薇;;贵州留守儿童问题及其对构建和谐农村的影响研究[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曹娟;;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基本生存状况调查研究[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强;;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研究——以贵州黔东南麻江县坝芒乡A村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罗曼;;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毓玲;谁来托起他们的“明天”[N];德州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周静邋实习生 季节;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阳光雨露[N];贵州日报;2008年

3 记者 娄辰;贵州4教师“一米阳光”托管留守儿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陈波;水尾镇着力关爱留守儿童[N];泸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孙明君;留守儿童心理拓展训练营在我市启动[N];佳木斯日报;2008年

6 程浩 许庆勇 本报记者 洪敬谱;老师“妈妈”为留守儿童送亲情[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林金炎;关注留守儿童[N];潮州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董盛先 黄欢 毕朝晖;英山县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在全国研讨会上交流[N];黄冈日报;2008年

9 符成生 李莉 梁剑锋;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灯”[N];宜春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吴贻伙;安徽400万留守儿童存在“五缺”[N];检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罗芳;农业剩余劳动力乡城流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董建群;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10 乔迪;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子(CFTR)基因低表达型与前列腺癌低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春;商丘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淑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3 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潘瑜;贵州省凯里市湾水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D];贵州大学;2010年

5 宋晨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郭津;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翟继辉;黑龙江省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实证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黄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与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初探[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09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09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7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