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性存在的个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性存在的个案研究
【摘要】:教学性存在是保证在线学习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忽视教学性存在,简单地要求学生参与网络课程论坛的活动,不能带来良好的效果。本文借助QSR Nvivo软件,根据探究社区理论模型而形成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对三个课程论坛中与教学性存在有关的语意单元进行量化处理,并从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和指导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比较其教学性存在,发现所选择的课程论坛样本中的教学基本属于无结构状态,整体教学性存在水平很低;教师忽视在线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组织,在促进对话和指导教学时受灌输式教学的影响较大,缺乏必要的在线教学技能,没有把握好教师的有限存在。建议重视并提高在线教学的教学性存在,对在线教师开展关于教学性存在的培训,注重有限存在以促进协作学习开展。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 网络教育 课程论坛 教学性存在 有限存在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网络除了为学习者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外,还弥补了传统远程教育中师生、生生交互不足的缺点,提供更多用于支持师生、生生间交流互动的工具、方式,可以利用各类工具进行同步或异步在线互动教学,使得学习者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自由、便利地进行学习。利用虚拟学习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海东;丁兴富;;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学习社区[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媛媛;蒋国珍;;电大网上学习社区学生参与情况及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阎静;邹志文;殷学东;陶伟乔;;网络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田秋艳;费龙;王明倩;;虚拟学习社区学习有效性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4 张晓莉;刘静;张兰春;;现代远程教育中促进学生情感支持的策略研究——利用虚拟学习社区满足学生情感需求[J];成人教育;2008年12期
5 梁玉娟;彭华茂;王迎;黄荣怀;陈庚;;网络学习社区评价问卷的编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1期
6 陈国强;;虚拟学习社区的有效性反思及其发展思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7 张杰;;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8 刘洋;兰聪花;;虚拟学习社区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9 周小平;;建立以人为本的虚拟学习社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34期
10 徐升;孙玉环;;基于SECI模型对虚拟学习社区非正式学习过程的研究——以ExcelHome学习社区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文波;赵君香;;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玉清;网络学习社群的信息聚集与推送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会宝;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建玲;校园网:教师成长的一片绿洲[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肖锋;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存在感的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杜佩;基于社会性软件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彤彤;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军;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彭智琨;虚拟学习社区:构筑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平台[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小美;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学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敬东;远程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罗丹;网络远程教育中在线异步交互内容与行为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湘云,付卫国;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网络教育[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马治国,刘磊;论网络教育中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兼与李淑俊、韩登亮先生商榷[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常弘,杨振坤,赵进全;网络教育之利弊剖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5期
4 周涛;;浅谈网络教育及教学[J];石河子科技;2006年05期
5 张育新;;新形势下网络教育的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2期
6 杨建军,杨改学;保证质量,实现网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年03期
7 尚冬梅;高职多媒体网络课程的现状分析与设计[J];机械职业教育;2003年04期
8 韩小强;;浅议网络教育中交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08期
9 余金昌;;网络课程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6期
10 王靖;刘志文;;网络增强型课程的设计[J];软件导刊;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钱振宇;;网络教育任重道远[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4 李伟国;;成人网络教育中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及其对策探索[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赵铁成;;论网络教育的属性与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陈蜀宇;张宇超;郭盛荣;曹俊勇;;国产Linux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分析[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傅荣;;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万伦宇;;浅析网络教育概念及功能定义[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9 张力;;提高校园网教育资源有效性的应用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吴品云;;网络教育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徐丽;网络教育驶上快车道[N];深圳商报;2006年
2 陈学民;网络教育在美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李健;网络教育正在兴起[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刘微;网络教育需研究先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吴红月 实习生 廖奕文 徐正辉;网络教育亟待体制放开[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于志宏;听院士说网络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记者李亚彪;网络教育撑开一张“网”[N];人民日报;2003年
8 闫丽荣;浅谈网络教育[N];陕西日报;2003年
9 黄s,
本文编号:651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5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