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改革:从量到质的转变——谈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改革
本文关键词:素质教育改革:从量到质的转变——谈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改革
【摘要】: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加坡教育发展经历了生存导向阶段和效益导向阶段后,开始了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在此阶段,新加坡教育部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以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而"少教多学"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改革。它强调教育要由先前重视教学内容的数量向重视教与学的质量进行转变,并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以实现改革目标。当然在"少教多学"教育改革进程中,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如: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评价学生等。这需要更多的思考,甚至需要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更深刻的变革。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关键词】: 少教多学 新加坡 素质教育
【基金】:大连外国语学院2009-2010校级项目:新加坡“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研究及其对我校英语教学的启示的阶段性成果(20090123)
【分类号】:G533.9
【正文快照】: 新加坡政府自2005年开始推行“少教多学”教育改革,强调教育从过去重视教学数量转变到现在重视教学质量,即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这个教育理念与近年来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科莉;;新加坡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1期
2 高进;;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对我国德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3 黄利发;;新加坡华文教学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7期
4 梁文鑫;张俊;;“10’C华文”——走进新加坡的跨越式教育[J];中国教师;2011年14期
5 陶西平;;“复兴始于教师”[J];中小学管理;2011年08期
6 翟利敏;;关注学生情感,尊重学生差异[J];学周刊;2011年04期
7 尹杰;;北京2011年教育督导评价国际研讨会召开[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07期
8 陈翠;;现代学校管理与评价[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8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华洲;;生本教学管理建模研究硕果累[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黔云;走近新加坡教育[N];贵州日报;2011年
2 通讯员 戴兴海邋记者 双生;南京与新加坡教育“深度结亲”[N];南京日报;2007年
3 乐山外国语学校 杨伟;新加坡教育见闻[N];乐山日报;2006年
4 小了;政府投资和务实管理:新加坡教育的特色[N];中国社会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夏伦勤;新加坡教育掠影[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季如;新加坡打算把教师数量翻一番[N];中国社会报;2006年
7 中国海洋大学 胡乐乐;新加坡教改为中等生加把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江峰;新加坡私立学校协会将推出自行监管措施[N];中国社会报;2006年
9 胡乐乐;新加坡出台新政策为新教师指定导师[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潘星华;新加坡考虑为百姓设教育户头以维持至少50年就业能力[N];中国社会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婷;中国、新加坡学校德目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朱寿清;实用主义主导下的新加坡教育[D];云南大学;2010年
3 潘娟;回应21世纪的挑战: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林;新加坡公民教育研究与启示[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66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6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