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虚拟现实情境内临场感的结构、影响因素与特征

发布时间:2017-08-31 07:01

  本文关键词:虚拟现实情境内临场感的结构、影响因素与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现实 临场感 探索性因素分析 认知感觉


【摘要】:国外许多研究者在论证虚拟现实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时,都曾把临场感作为其特征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虚拟现实情境的复杂性和研究者的差异体验,导致目前既没有一个合适的评价框架来认识临场感的结构,也使得虚拟现实作为促进和发展教育的强有力工具的基本特征尚未清楚。本研究首先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描述了虚拟现实情境的临场感结构,它包括情感涉入度、逼真度、感知响应力、控制力和注意力等五个因子;其次用学习者的背景因素和认知特征检验了临场感的差异表现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学习者的一些背景因素和认知特征是影响学习者临场感的因素;最后论述了虚拟现实情境内临场感的基本特征。本研究能为提高学习者对虚拟现实的临场感知觉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育技术系;
【关键词】虚拟现实 临场感 探索性因素分析 认知感觉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1.研究背景虚拟现实是一个模型建构和问题解决的工具,不仅在景观建筑设计、空间探索、医疗康复等领域得到应用,在教育和培训领域也有广泛运用。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认为,虚拟现实情境能为学习者提供视、听、触觉一体化的信息体验通道,为人与信息空间的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海燕;;Web3D——网络教学资源设计新路径[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16期

2 叶国萍;;虚拟学习社区的技术支撑及发展前景[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2期

3 刘贤昌;互联网发展的新思考[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4 曹慧;一种基于微机的骨伤科学虚拟现实教学系统[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恽如伟;;中学物理虚拟现实教学软件的设计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4期

6 徐媛;;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10期

7 刘光洁;燕阳;;浅谈科学计算可视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8 冯荣耀;宋小荣;;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文缺失及其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5期

9 张钦;;多媒体技术在会展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8期

10 王伟丽;;浅谈虚拟制造技术及发展应用[J];华章;2009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丁选;黄海东;宫文赋;山田宏尚;武藤高义;;遥操作工程机器人系统临场感技术研究——6自由度临场运动感觉反馈技术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2 高承勇;;前言[A];工程三维模型与虚拟现实表现——第二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王田苗;吕洪波;丑武胜;;基于虚拟现实的医疗外科培训系统[A];图像 仿真 信息技术——第二届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李云贵;张凯;;我国建设行业信息化现状与思考[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一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袁桂平;;虚拟现实及其军事应用[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6 李文伟;任海龙;;美军作战实验室及其带来的启示[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李宗华;江丕文;魏正;;基于三维数字地图系统的城市设计[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作炳;钮军;;从CAD到虚拟现实:建模方法及数据转换[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9 何水军;;虚拟现实在乘车辐射侦察模拟训练中的应用[A];全国第六届核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周娴玮;方勇纯;;AFM纳米操作系统研究进展[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环境保护局 黄金民;虚拟技术可为环保服务[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CBN记者 孙进;虚拟现实的商业前景[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佚名;虚拟现实在房产建筑设计中的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8年

4 李艳;国内首个虚拟现实电子竞技产品面世[N];陕西日报;2008年

5 熊澄宇;虚拟现实中的哲学体验[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常丽君;把虚的当实的用[N];科技日报;2010年

7 记者 宋京平;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为结构工程助力 《结构工程虚拟现实可视化仿真方法及其应用》获奖[N];中国建设报;2011年

8 记者 许忠邋通讯员 卢林潭;吐哈油田虚拟现实中心通过验收正式投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子筠;中视典软件开发重磅再出击[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年

10 刘红军;作战模拟:在虚拟现实中展开[N];解放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铂;虚拟现实中体力作业的生理工效学评价方法实现与验证[D];清华大学;2011年

2 刘洪利;嫦娥1号卫星激光高度计(LAM)数据的全月球虚拟现实构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吕洪兵;B2C网店社会临场感与粘性倾向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刚俊;基于虚拟现实的冗余度机器人运动规划及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1年

5 罗亚波;基于Internet的图象与建模相结合的虚拟现实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许妙忠;虚拟现实中三维地形建模和可视化技术及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7 李晖;船舶减摇鳍系统智能控制及其可视化仿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8 杨从杰;中层经理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及胜任特征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刘秀玲;虚拟现实交互控制视觉沉浸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河北大学;2010年

10 王培俊;基于Web与VR的异地实时协同工作系统与虚拟环境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远;基于OGRE的SCVR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罗为君;基于XNA的虚拟现实三维引擎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0年

3 韩晓明;装甲车虚拟现实驾驶训练系统技术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田颖辉;基于虚拟现实的集装箱码头布局规划仿真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郭阳明;虚拟现实的实时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唐召东;计算机虚拟通信实验系统—频带传输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长勇;虚拟现实中三维建模技术方法的分析与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8 鲁强;VR技术在基于WEB的网络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9 刘建威;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漫游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10 路海涛;基于虚拟现实的低照度动态视觉功效测试系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64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764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1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