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试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发布时间:2017-10-10 14:11

  本文关键词:试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摘要】:在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成熟的关键时期。在社会价值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如何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任务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它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引导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的重要职责和功能。
【作者单位】: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中国青年报社;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习近平同志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能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宏;;国外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章征科;略论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杨以谦;;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德先生、赛先生中国世纪行回眸[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梁涛;;对转型时期乡村民主范型构建的几点思考[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郭军营;;《利维坦》与西方自由主义传统[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周颂伦;日本近代史研究的楔入视角[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7 孙慧明;;江泽民论弱势群体问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宫维明;;马克思哲学视野下的人性光辉[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江山;法律革命:从传统到超现代——兼谈环境资源法的法理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0年01期

10 刘宇洁;;读《共产党宣言》感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饶洪生;;遵义会议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3 巫文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安排与人的全面发展[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宋霖;;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李传桐;;新自由主义与俄罗斯养老保障制度改革[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洪英;;瞿秋白对殖民地国家革命前途理论的中国化[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8 刘洪英;;瞿秋白对殖民地国家革命前途理论的中国化[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9 华民;;对外开放造就中国经济奇迹[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10 张宪博;;从王毓铨先生的两封信看他的学术观[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3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4 闫薇;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D];吉林大学;2011年

5 史清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永华;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7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卓惠萍;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先霞;;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改革探析[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王玉苓;;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探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赵丽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03期

4 韩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张桂霞;曹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边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启用新教材[J];政工研究动态;2006年19期

7 陶富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的理性思考——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导论》[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冯霞;;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实现“以学生为本”[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9 周玉明;刘福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视角[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崔华华;高旭红;;浅议创新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实现[J];江苏高教;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丽君;李春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张新薇;;独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3 李光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李立勇;李贵成;;适应两个变 实现两个转变 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5 陈效兰;吴征;;师生互动式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用[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6 杨经录;;一体化: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当代表征[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7 丁军;刘爱军;;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回顾与思考[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8 刘化军;郭佩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9 陈松;;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课程的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10 李霞;;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丽君;探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N];光明日报;2005年

2 熊大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增强吸引力[N];光明日报;2005年

3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N];人民日报;2005年

4 王学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求实效[N];人民日报;2005年

5 孙文静;高校要认真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6 魏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么投入,从来没见过”[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倪光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受师生欢迎[N];人民日报;2007年

8 ;李长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感染力[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记者 李沙青;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N];云南日报;2008年

10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魏晓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楷模[N];大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艳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陈鸿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杨元芳;四川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郭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效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张丽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黄晓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彭江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蔡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改革探索[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张维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建构[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曹燕丽;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06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06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d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