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应届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及求职意向分析——以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
本文关键词:工科类应届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及求职意向分析——以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
【摘要】:文章基于一项2013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的问卷调查,对工科类应届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分析发现,尽管工科类应届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乐观,但大部分不愿意降低求职标准。对该群体的求职意向进行分析表明,工科类应届毕业生会考虑专业发展空间,但同样倾向于体制内工作,个人实际能力和社会关系是在求职过程中影响就业最重要的因素。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
【关键词】: 工科类 应届毕业生 择业行为 求职意向
【分类号】:G647.38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十二五”期间,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近700万人,并且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总量压力有增无减[1],就业难问题空前突出。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裕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J];人口学刊;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J];才智;2011年22期
2 黄月琴;郑东辉;张晓艳;;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9期
3 杨晓君;陈锦龙;;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6期
4 周尧;辛雪琼;;高等教育大众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1期
5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失衡与“大学生就业难”[J];财经科学;2010年04期
6 梁杰珍;李博;;《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大学生就业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7 韩志宏;;高校就业制度演变与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张程程;;浅析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年19期
9 李兵;;基于用人单位视域下高校就业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3期
10 包斯琴高娃;马占英;马占新;;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大学物理实验;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汉江;李聪颖;;教育提升就业能力的分离均衡条件及其政策寓意[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许彦;中国转型期就业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杨奇明;中国农村教育机会不均等演进及其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邹治;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职业角色期待转变的教育对策[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和莉莉;河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朱海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何如洋;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及其困境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静;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府责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刘利静;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伦志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成晓娟;大学生村官任用困境及其出路[D];中南大学;2009年
10 王文君;关于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中国劳动;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昭霞;;大学生角色变迁视野中择业行为的分析与对策[J];成才之路;2008年34期
2 李茹锦;司继伟;;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分析:自我知觉视角[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崔英静;李,
本文编号:1044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4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