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中学生评价的认识论转换研究
本文关键词:本科教育中学生评价的认识论转换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运动加速了本科教育领域中学生学习理念和实践的变革,引发了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评价运动。本研究通过分析西方发达国家本科教育中的学生评价在哲学、教育学和社会学视角下的认识论转换,说明在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情境下应该重新审视学生评价的合理性与应用性问题,以及如何使用学生评价来诊断高等教育中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设置和院校教育的质量问题。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质量保障和评估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生根发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运动又加速了本科教育领域中学生学习理念和实践的变革,引发了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评价运动。1之所以称之为是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评价,是因为表征学生评价的学习理论发生了一种认识论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霞;郝冰;;学生评价中的伦理问题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01期
2 王鹏;;基于“人本主义”的学生评价[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3 马广才;素质教育与学生评价[J];枣庄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4 刘晓华;开展有效的“学生评价”[J];物理教学探讨;2005年07期
5 于晓莹;;如何进行学生评价[J];新课程(中旬);2012年10期
6 王丽杰;;对学生评价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3年03期
7 娄代玉;改进学生评价 激发尝试成功[J];贵州教育;2003年07期
8 国家基础教育“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组;关于学生评价改革的几个问题[J];宁夏教育;2003年Z2期
9 韵丹;经历成长——关于“学生评价”的评价[J];四川教育;2003年11期
10 赵希斌;;关于学生评价改革的几个问题[J];广东教育;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祥刚;孟庆茂;;3—6年级小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初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朱金陵;朱华山;冯用军;;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大学生评价中的心理学转向策略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陈伟杰;;让学生在评价中和谐发展——记湾仔小学五星学生评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陈伟杰;;让学生在评价中和谐发展——记湾仔小学五星学生评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董朝辉;李晓林;杨继平;;大学生评价辅导员绩效探索性因素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韩洪卫;;探索新课程下适合农村学校发展的学生评价机制[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石全波;;《食品一般成分测定》教学中学生评价模式实践与反思[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8 王立东;王西辞;曹一鸣;;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价研究——基于两位教师课堂录像的编码分析[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正福;;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是学生评价改革的精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10 董朝辉;;大学生评价辅导员、班主任绩效的结构验证性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兴代;让学生评价回归教育教学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张晓琴 王荣华;建立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机制[N];秦皇岛日报;2005年
3 记者 郭凌;北票三高学生评价教师动真格[N];朝阳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爱铭 通讯员 焦苇;新学期:改进学业质量评估[N];解放日报;2009年
5 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校长,,特级教师 刘永胜;学生评价从只看分数到关注全面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叶祝颐;取消三好生评选赋予学生评价新内涵[N];青岛日报;2013年
7 钟海英;整合三维目标 完善学生评价[N];张掖日报;2005年
8 金心;“三好学生”存废与学生评价体系的重建[N];解放日报;2004年
9 马龙华;对学生评价应走出“三好”怪圈[N];江苏科技报;2008年
10 记者 刘婧 通讯员 黄晓羽;解放区改变学生评价方式推进素质教育[N];焦作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树培;珍视不可测量之物[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弘婧;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学生评价与学生发展[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安艳;差异性学生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树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来永国;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吕宏伟;多元化:学生评价的当代转向[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春萍;学生评价多元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青;高校发展性学生评价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胡晓娟;差异性学生评价的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苏文;合作学习学生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范永新;我国高校发展性学生评价制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68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268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