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因素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以南通大学2013届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大学生就业概率、就业起薪和就业单位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丰富的大学生,越有可能获得就业机会;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起薪起决定性作用,社会资本对其影响很小;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就业单位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进入政府或事业单位、外资或合资企业上。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商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SJB630071)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C-c/2011/01/16)
【分类号】:G647.38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增,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披露,2013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大学生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2013届高校大学生总体签约率明显低于往年,本科大学生签约率仅为35%,低于去年同期12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钟云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求职[J];高教探索;2011年03期
2 阎凤桥;毛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04期
3 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谢勇;赵亚普;;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J];南方人口;2009年03期
5 李黎明;张顺国;;影响高校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 基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双重考察[J];社会;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汪璇;;三十年来安徽职业阶层结构的变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马奔;试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共产党党员成分变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方金友;;当代安徽社会阶级阶层的演进[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5 汪一为;认识当前社会现象的两把钥匙——阶级分析法和阶层分析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汪璇;顾晖;;当前贫富差距对城市市民的心态影响及治理对策——一项对合肥市民的实证考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刘青春;;我国社会分层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周德海;;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讨论的深度解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陈世永,王华斌;合肥市中间阶层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左群;贺新春;;论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明;;在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中提高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能力的路径探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丹丹;;弥散的低度不平等——对我国性别分层状况的解读[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唐艳妹;;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底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小平;柳林;;城市规划的社会职能——以新生代农民工居住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云珍;;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及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汪波;;社会需求、多元博弈、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8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马又清;;以毛泽东统战理论为指导,做好在新社会阶层中的统战工作[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段京肃;;社会关系的变化与信息传播权利的转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芳;中国儿童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郑祥荣;城市家庭体育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李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帅;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宋蕊;城市低保制度中道德风险防范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付云蛟;某大学商学院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林静佟;社会新阶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胡国金;论和谐社会视阈下党的形象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勇;中国共产党对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探索及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丽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2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4 赵延东,罗家德;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阎凤桥;毛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04期
6 陈成文,谭日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7 陈成文,谭日辉;人力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基于2003、2004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8 郑晓涛;李旭旦;相正求;;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9 钟云华;应若平;;强弱社会关系对大学生求职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10 武晓萍;中国未来劳动力就业趋势研究[J];南方人口;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莉;大学生求职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树荣,张耀奇;人力资本涵义与特征论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2 向志强;人力资本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本投资[J];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05期
3 王清智;论语言的经济功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文艺,梁振军;关于人力资本出资的一点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江竹兵;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理论及实际运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贾维霞;构建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相结合的企业所有权制度[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霍丽;试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与产权问题[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黄维德;上海人力资本的使用状况[J];人才开发;2002年03期
9 郑伦卉;从人力资本的特征谈人才激励措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陈蔓生;;网络时代的人力资本[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承坪;;论企业家声誉性人力资本[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李国和;;对人力资本的社会学审视——兼评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平;张贵敏;陆静;孟春媛;;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研究框架的建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罗谌;;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型人力资本效应的实证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向显湖;李永焱;;试论人力资本融资财务[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陈洪安;王婷婷;;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山西省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焦斌龙;;体制转轨与中国人力资本地位变迁:以公有制企业为例[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任建华;;人力资本的完整与残缺范畴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江萍;;基于新准则的人力资本出资的会计处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黄盼盼;陶厚永;;人力资本入股的策略探究——兼论企业高管短期行为的防治[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萧;给人力资本出资以法律地位[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文力;用价值资本激励人力资本[N];经济日报;2003年
3 周天勇;农业发展与农村剩余人力资本转移的两难[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陶筠;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从企业开始[N];市场报;2002年
5 刘小东;企业生命力在于人力资本[N];安徽经济报;2006年
6 周莹邋王文彬;信息时代人力资本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三个前提[N];中国人事报;2007年
7 汪蕊 作者单位 审计署广州办;人力资本与服务业比较优势相关性探析[N];中国审计报;2007年
8 方竹兰;从“炒股热”看创新创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记者 俞嘉骏;各地试行人力资本入股[N];组织人事报;2006年
10 王振明;人力资本需要市场化[N];中国邮政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国防;权力结构中的微观权力与人力资本[D];南开大学;2009年
2 朱焱;人力资本财务及其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何东琪;人力资本生成及积累的制度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薛乃卓;基于能力视角的人力资本评价与增值激励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王德劲;我国人力资本测算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喻汇;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广科;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杨光明;基于节约人力资本的企业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艳华;人力资本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杨菁;人力资本与制度变迁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倩;人力资本承担风险的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关亚冬;人力资本视野下公司资本制度完善之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3 王艳;人力资本冗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4 崔红威;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人力资本支持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5 赵华峰;西部国家高新区人力资本技术经济评价与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薛艳梅;区域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光宇;人力资本核算理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管晓荣;山东省人力资本现状、分布及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芸;关于中国人力资本开发若干问题的思考[D];安徽大学;2003年
10 郑君;人力资本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76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27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