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出处:《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高校扩招致使大学生数量急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由于教育理念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毕业生不符合企业要求,造成结构性失业。胜任素质模型能够区分工作绩效的优劣。以大学生胜任素质为依据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和职业生涯持续竞争力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能够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分类号】:G642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谭建伟,韩伟亚.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12):149-152.Citation format:TAN Jian-wei,HAN Wei-ya.Study of University’s Talent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Competency Mode[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慧芳;提高组织承诺水平的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郭名;叶龙;焦峰;;基于胜任素质的高速铁路司机职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李军锋;周宁;马婧;韩小汀;;知识型员工个人元胜任力的测量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杨正宇,杜红;绩效管理实践之关键问题探析[J];商业研究;2003年07期
5 颜澄;影响饭店选择餐饮外包经营的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6 荣晓华;;辽宁民营科技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7 孙博;李燕萍;;创新导向的变革[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8 蒲德祥;;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结构维度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赵艳荣;;员工人格与工作关系[J];才智;2009年04期
10 王晓莹;;管理者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对策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国军;;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扎根理论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于波;陶娟娟;;试论能力模型在企业人才甄选、开发与绩效管理中的作用[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戴国斌;;管理者胜任素质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李开新;;3G时代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冯思宁;;简析公平理论在四定改革中的应用[A];广西烟草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那;;浅析员工思想行为中的心理契约因素[A];广西烟草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新跃;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梁秋鸿;精益生产方式组织文化要素及其度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赵川平;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质量基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尹碧昌;我国田径教练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邓今朝;水务企业突变式组织变革下团队多目标取向的形成机制与适应性关系研究:ASD的演化视角[D];浙江大学;2011年
7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戴国斌;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周金阳;国有农业企业经营者胜任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陈鸿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文婷;涉农企业员工组织承诺与敬业度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史永凤;保险行业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模型及其绩效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裕豪;大学生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的建构与验证[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徐瑶;Y公司关键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邓俊;企业员工态度培训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曾湘琼;地方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贺蕾;基层公务员独立型行政人格的建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洁;省直机关处级领导干部一般领导素质情景判断测验编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晓梅;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邱俊敏;新生代农民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飞;;企业快速有效地构建岗位素质模型之道[J];人口与经济;2007年S1期
2 郑美群;吴秀娟;;创业者素质模型的构建[J];人才开发;2008年10期
3 周立军;赵普光;;素质模型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探析[J];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4 牛文;;基于素质模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7期
5 李玲;;国内外素质和素质模型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胡秀锦;试论职业企业家的素质模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1期
7 于久柱;张长宝;;胜任素质模型与企业实践[J];石油教育;2006年04期
8 洪亮;;胜任素质模型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07年02期
9 纪伟;李娟;赵兴艳;;中小企业营销员通用胜任力素质模型的探索性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10 李娟;纪伟;;营销类岗位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娄玮瑜;钟建安;周娜;;基于职业发展的大学生核心素质模型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怀明;王君南;;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刘杰;近半员工对“人力素质模型”陌生[N];组织人事报;2010年
2 一院211厂党委;典型员工素质模型的研究与构建[N];中国航天报;2014年
3 农行党校2007年春季领导干部进修班第五课题组;胜任素质模型及其在农行应用的设想[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4 刘建萍 苏伟;陕飞集团完成素质模型基础建构[N];中国航空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刘逢安 特约通讯员 李晓峰;军人心理素质模型通过鉴定[N];解放军报;2010年
6 詹伟峰;建立素质模型 打造优秀管理团队[N];中国矿业报;2007年
7 杰伊;领导力素质:让企业变得更卓越[N];经理日报;2007年
8 陕西省教育厅、西安科技大学 郭强邋王雪莉;大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9 臧志彭 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博士;高素质执政队伍建设的有效抓手[N];组织人事报;2013年
10 特约通讯员 张伟;南昌陆军学院建立指挥员素质标准“模板”[N];解放军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金健;先进制造业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珊珊;信息技术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及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钟华;中国石油高级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3 杨s,
本文编号:1320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2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