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挑战与出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发布时间:2018-01-04 13:20

  本文关键词:挑战与出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出处:《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管理 人才培养 通识教育


【摘要】: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体制改革对我国公共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的公共管理人才必须是高水准的:强责任、知民心、广学识、精专业、善于行、应万变,因此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道路注定是充满挑战的。如何探索出路?以需求为先导,以创新为车轮,搭建有效的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平台,建立健全"校府"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走出有我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复合型的人才培养道路。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 and the reform of government system have made great challenge to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our country .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talents of modern society must be high level : strong responsibility , knowledge of people ' s mind , broad knowledge , fine discipline and good at doing so , it is doomed to be full of challenges . How to explore the way out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改课题“基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公共管理人才关键能力培养研究”(湘教通[2012]401号)
【分类号】:G642.0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后,因受相关贸易规则的限制,需放开国内市场,减少政府行政干预,这不仅是对传统行政科层体制的动摇,也是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重大考验。"21世纪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出类拔萃的专业人才,更应是具有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宣勇,何作井;“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05期

2 徐晓林,吴开松,石海燕;大学生领导素质教育与培养研究——对武汉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桂芝,洪瑾;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与设想[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李燕凌,杜宝贵,欧阳晓东;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6期

3 莫利拉;李燕凌;;基于就业岗位分流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5期

4 纪丕霞,赵永厚,张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思考[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吴劲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困境与出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江莹,袁桂华;国外MPA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4年06期

7 薛澜,彭宗超 ;国外MPA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Z1期

8 季明明;当代公共行政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王智慧;欧美MPA教育特点探析[J];云南教育;2002年12期

10 吴瑞坚,徐中奇,李涛;我国行政学硕士点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联平;中美MPA教育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兴华;本科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探讨[D];天津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顾红;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汤正华;;新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6年04期

3 徐中奇;行政学硕士培养的定位、方法与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文博;罗维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6期

2 周敏丹;;对高校创业教育有效途径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9期

3 袁路;安立龙;林年冬;;多类型立体化海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1年03期

4 祝新;;工业化背景下复合型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2011年12期

5 卢宝臣;;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7期

6 ;加强产学研合作 精心培育创新创业人才[J];人事天地;2010年23期

7 李林;段翰聪;;计算机实验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8 ;云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J];云南档案;2011年06期

9 李克武;胡中波;郑伦楚;;以学科交叉路径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7期

10 郑卫英;;以“三自管理”为载体推进SPT人才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国忠;张岩;张存林;;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光学工程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雷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3 倪师军;曹俊兴;程孝良;;特色文化铸校魂 立足优势育人才——成都理工大学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A];和谐社会与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博文;;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创办的背景与动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郑勇;刘凤然;马秀坤;;大学生科技活动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付家才;郭明良;;“本科”+“技师”+“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刘向东;冯华君;刘旭;;窥一斑而知全豹——从浙江大学光电系看中国光学工程本科教育的现状和未来[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金柄珉;;国际化背景下区域综合大学发展战略研究[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9 付家才;沈显庆;;“本科”+“技师”+“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10 李生福;;关于高等中医院校发展问题的点滴思考[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蒲心文;必须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N];经理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沙青;云大经济学院形成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N];云南日报;2009年

3 记者 余长安;四川大学创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N];光明日报;2009年

4 黄国春;广西民大完善东南亚语言人才培养体系[N];广西日报;2009年

5 朴桢;延边大学构建朝鲜语言文学人才培养体系[N];科技日报;2009年

6 鲁东大学 张德强;高校杰出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原则[N];光明日报;2010年

7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N];中国文物报;2010年

8 本报编辑部;时代呼唤“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N];经理日报;2009年

9 蒲心文;必须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N];经理日报;2009年

10 环境系教学副系主任 胡洪营;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N];新清华;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志超;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柴小娜;印度理工学院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杨丽;省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范守信;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高等农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5 唐瑾;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现代走向及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郑芳;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科技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施咏清;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唐莲莲;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郑丽君;高校教学计划管理:问题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牛奔;高校办学定位的目标选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78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78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6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