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理工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探析
本文关键词:地方性理工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探析 出处:《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结合学校办学实践,对地方性理工类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以培养"好学、好思、好动、好用"人才为目标,以"校内外互动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课内外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全过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为支撑的地方性理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school running ,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training goal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core elements of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n lo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立项项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环境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FFB090534)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大项目“提高广西理工科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1JGZD00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2.0
【正文快照】: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理念、政策法规、培养目标、教学资源、多样化需求等问题,要确保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控性,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学者将“培养体系”概括为:为实现培养目标所实施的培养过程中,相互关联或相互作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军;阳渝;;大学治理结构面临的问题及目标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12期
2 肖云;论政府对教育中介组织的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9期
3 肖云,王骥;教育中介组织与政府管理[J];科技导报;2004年10期
4 赵雷;试论省级政府统筹管理和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协调[J];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02期
5 颜丙峰,宋晓慧;教育中介组织:解决高校两难困境的组织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6 陆升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构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魏红梅;甘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萍;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胡春花;我国政府与高校间中介性组织有关问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陈件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文娇;我国教育中介组织失灵与治理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国昌;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杨行昌;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的市场适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傅芳;西欧大陆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高艳利;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生存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2 曾诚,张伟,向东,宛小燕;关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2年04期
3 李志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2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诸葛镇;;加强实验工作,促进本科教育[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8年02期
2 ;本科教育更应有面向未来的自觉[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1期
3 叶杰;罗云;;检讨与回归:我国高水平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确认[J];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张志国;王慧生;秦玉龙;毕惠娟;;中西医结合本科高等教育现状教育学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05期
5 刘小珍;;导师制对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6 林嵘;何妮燕;;本科导师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东华大学外语学院导师制实施情况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7 王乐鹏;李春丽;孙波;;论本科教育中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建设——以上海电力学院为例[J];商业经济;2011年18期
8 刘明伟;陈联;曾红元;;加强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左世元;;面对就业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1年24期
10 张胜利;;关于新形势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朝;赵现伟;;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 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果胜;;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思考[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赵韩强;赵树凯;;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薛建阳;任瑞;;深化改革 勇于创新 稳步提高土木工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高淑贞;郭巍;杜晓娟;陈宝义;肖长来;程德福;;学科综合环境下地学本科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探索[A];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学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雨海;杨毅;;盘活现代教育新理念实现本科教育新突破[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徐静姝;牛爱芳;;论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环境的构成与建设[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简介[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河南科技大学简介[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奉公;;论大学本科的“元才教育”——超越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瑞哲;本科教育摆脱“考试驱动”[N];解放日报;2009年
2 记者 严峻嵘;理工类毕业生求职“更胜一筹”[N];人才市场报;2010年
3 记者 王羽;我市与签署本科教育合作协议[N];铁岭日报;2011年
4 记者 田育松;上海宜加强本科教育[N];上海科技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贾峰;城乡居民低保家庭 本科新生可申请救助[N];青岛日报;2010年
6 记者 秦小艳;哈工大将在深发展本科教育[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操秀英;应用本科教育的是与非[N];科技日报;2008年
8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柳森;美国本科教育的启迪[N];解放日报;2010年
9 记者刘畅、李云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致力“个性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10 本报记者 罗霞;云大争创一流本科教育水平[N];云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春春;美国精英文理学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姚加惠;高等教育学制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杨若凡;技术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俞俏燕;中国单科性院校专业趋同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杨学新;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10 邱秧琼;基于知识体的资历框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振海;重建本科教育:“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述评[D];河北大学;2004年
2 潘建飞;高校本科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龚彦忠;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研究性教学理论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路洋;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U,
本文编号:1385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8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