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育人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01:32

  本文关键词:“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育人模式研究 出处:《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学校 人本教育 教育模式 人的发展


【摘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系、"教、学、做统一"的系统实施、"一条主线、两个延伸、三大平台"的育人环境,是育人新模式的三大基本内容。在育人新模式理念指导下,围绕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实现品德与才能的统一、实现环境与自我的统一、潜能与发展的统一,实现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推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中,追求教育的新境界。
[Abstract]:"Human development as the center" people-oriented concept system, "teaching, learning, doing unified" system implementation, "one main line, two extensions, three major platforms" education environment. It is the three basic contents of the new mode of educating peop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the new mode of educating people, the unity of cognition and practice, the unity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the unification of moral character and ability, and the unific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self are realized. The unity of potential and development can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human beings, promote the reform practice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talent training, and pursue the new realm of education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 to modern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党委;内江师范学院教务处;
【基金】:四川省高等教育立项课题“地方高等院校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川教会[2011]41号)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一、育人模式探索之路“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的育人模式是内江师范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探索地方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有效提高教育质量的创新性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我校在办学实践中意识到教学模式对育人质量的重要影响,开始了育人模式的初步探索。我校有三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震;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杜高明;唐海朋;;论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五大基本关系[J];长白学刊;2009年02期

3 徐德斌;;高校职业指导模式个性化创新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郭文钦;;“90后”大学生的自我学生观及其教育寓义[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1期

5 李丹青;当代高等教育应以人为本[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6 刘志勇;李宏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视角[J];高校辅导员;2011年02期

7 欧永美,孟强;以人为本 资源优化——浅议多校区“网络高速公路”学生管理模式[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9期

8 肖阳;;以人为本:高教管理第一要务[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李瑛;;妙用英语歌曲教语音[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10 王珍;;浅谈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渗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家良;;参与体验促感悟 构建德育新模式[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胡文华;;浅论高校图书馆信息用户教育中的“人本位”原则[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许丽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辉;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秀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美玲;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贵英;论和谐社会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路径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浩华;当代青年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凰津;人本哲学视域中的终身教育价值探析[D];山西大学;2011年

7 杨晓倩;农村中学政治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汤文钦;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学校管理的一对基本范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任万军;中学文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满林;高教管理视野中的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礼杭;;高校德育教育的人本化探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陈明丽;;以良好的学风育人和治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6期

3 樊文皓;郝刚;;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2期

4 周力;;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5 欧阳敏;李维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思想战线;2008年S2期

6 周才金;何友江;;直面问题 探析原因 明确方向——六盘水师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7 时树奎;;高校如何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年08期

8 马贤永;;试论生涯规划与人的发展[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2期

9 翟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钟添生;;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云岭;曹永福;杨同卫;;在高等学校开设生死教育课程的尝试[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应用同伴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营养教育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项目总结论文集[C];2004年

3 童宣海;;我说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4 赵唯贤;;“3+2”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的尝试[A];全国中西医结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孙桂琴;邱显清;刘裕品;;发挥老龄人才作用,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刘国清;;大学生网络行为探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7 刘小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林秉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9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刘亚丽;马华青;;浅谈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A];北京高教保卫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启明;锻造健全人格创新大学教育模式[N];中国企业报;2010年

2 本报通讯员 魏敏 本报记者 郭伟;大学生“回炉热”拷问高校教育模式[N];河北日报;2006年

3 黄岚;大学生做蓝领4大难[N];苏州日报;2006年

4 何勇海;不妨先问问大学生为何厌学[N];工人日报;2008年

5 郑晋鸣 张焱;大学生家庭是否困难 江苏出台认定办法[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赵力 王鼎 记者  柯昌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创新方法增强实效[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吴德勤 丁兆芳 朱磊;这门课教会我们看社会[N];文汇报;2006年

8 徐金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及其途径[N];光明日报;2005年

9 张莉莉;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东北赛区比赛在辽举行[N];辽宁日报;2007年

10 ;就今冬我市征兵工作有关事项答记者问[N];连云港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徐斌;当代中国改革的人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钟植;中国乡镇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正;论强化大学生国防道德教育[D];中南大学;2006年

2 饶华;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王静;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苟朝莉;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龚巧茹;新时期高等学校网络党建工作探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王福安;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刘学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李自维;大学生积极品质评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应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小娟;日常生活与人的发展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10 王莹;市场经济交往与人的发展[D];新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03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03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c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