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企业的功能探究

发布时间:2018-01-15 00:18

  本文关键词: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企业的功能探究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 应用型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近年来,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缺乏企业等不同培养主体的参与是影响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企业拥有高校所缺乏的人才培养优势。提高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人才培养功能。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has become a social issue of common concern. The lack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culture is affect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In the aspect of training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enterprises have the advantage of the lack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pplied talents in colleges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hance social adaptabilit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cultivating enterprise talents.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利益相关者视野中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责任共担”机制研究》(课题编号:EIA10041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2.0
【正文快照】: 如何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完全依靠学校教育是不现实的。为了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矛盾,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可雇佣性,学校必须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曾宪军;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研究[J];经济师;2005年02期

2 江小明;吴智泉;虞思旦;;多样化合作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年15期

3 张舒娟;;浅谈创新人才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1期

4 李芹;谭辉平;;政府在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中的角色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5 李芹;谭辉平;;政府在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中作用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海涛;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2 陶晓艳;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马东霄;主要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产学结合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朱洪春;上海地方工科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振祥;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及绩效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晁菊侠;陕西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洋,王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动态发展与启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晓丽;;论金融危机下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定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许庆荣;张旭光;;城市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浅析及其“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发展层面[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3 胡建华;;培养创新人才之断想[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0期

4 徐庆军;田英翠;;浅谈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04期

5 庞辉;丁德惠;;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6 李雪梅;何光谱;张建平;童强;张自友;;改革“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培养“3CE”应用型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03期

7 袁健;;中外合作办学的认识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4期

8 刘洋;王云鹏;;发展合作教育 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教育及其改革[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6期

9 尹福玖;;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王敏;;浅议财经类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郭强;;社会质量理论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2 王秀彦;高春娣;季景书;沈自友;;学生成长志愿辅导: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师德建设协同发展[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金琼;;浅论独立学院面临的内外困境及路径选择[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4 尹三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运行机制构建[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马云启;吕杰;刘冰;;试论构建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重要性[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申绪湘;科学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思想转变的回顾[N];团结报;2009年

2 胡瑞文;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亟须调整[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记者 王庆环;高校人才培养须多实践[N];光明日报;2011年

4 宋金萍;关注高校人才培养“召回制”[N];新华日报;2004年

5 徐自军 何山 胡潜 月清;着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N];陕西日报;2002年

6 裘寅 刘颖;职业见习计划亟待扩容[N];解放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何连弟 姜澎;警惕失真信号误导[N];文汇报;2002年

8 程轩 记者 钟钢;民盟成都市委建议 建立政府与高校人才培养联动机制[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韩朔;吉林农大发挥“三大职能”[N];吉林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王庄越;“联姻”之后[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爱花;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胡娜;重庆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郑向峰;高校人才培养的德育首位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艾雯静;大学生村官及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韩晓霞;高等学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7 刘云;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任永方;面向“共赢”的大学生第二课堂培养方案探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9 段兴立;高校“年级主题”班级建设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培军;我国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及培养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25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25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0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