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人本德育研究的唯物史观向度

发布时间:2018-02-23 17:14

  本文关键词: 以人为本 德育 唯物史观 出处:《河北学刊》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人为本是当代德育研究的核心话语与崭新范式。目前关于人本德育的理论探索主要是一种限于德育系统内部的抽象理念阐释与具体方法策略构建的研究模式,它尚未真正触及人本德育的根本性问题(如人本德育缺失的社会根源、人本德育实现的根本条件等)。人本德育研究的视角需要有所突破。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政治与德育的关系问题是人本德育的根本性问题,而意识形态与人类基本价值的辩证统一是人本德育实现的根本性条件。只有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才能有效解答人本德育的根本性问题,才能为人本德育奠定彻底、完整的理论基础。人本德育研究唯物史观向度的确立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
[Abstract]:People oriented is the core of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iscourse of the contemporary new paradigm. At present about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limited to the study of pattern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abstract concept explanation and the concrete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within the system, it has not really touched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the Moral Education (the basic conditions such as the lacking of moral education social roots. The real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etc.). The research on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 needs a breakthrough. From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erspect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the moral education, ideology and human basic value is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real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Only standing on the height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in order to lay people of the moral education completely, complet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 research of moral educa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Not only is it necessary, but it is possible.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研究》(08BKS019) 2009年度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任务项目《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研究》(09JDSZ2001) 2011年度苏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重点项目立项课题(2011SZYJ01)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石凤妍;徐建康;;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道德与文明;2007年02期

2 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哲学研究;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火萍;罗海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刘春苗;;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务管理模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张馨;丁贞栋;魏长林;;高校辅导员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与要求[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3期

4 王海波;;浅谈“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8期

5 梁栋;;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依赖[J];青年文学家;2010年22期

6 何雪华;;地方工科院校以人为本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5期

7 王净萍;;“以人为本”视角下思政教育的途径探析[J];华章;2011年18期

8 郎学田;;试论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11年06期

9 王艳红;;“以人为本”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现路径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02期

10 崔婷婷;;试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梁佐仁;;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构建民办高校和谐校园[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张威勇;;民办高校与国际接轨的思考[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顾凯平;;特色产生活力 创新就是生命[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李洁瑶;宇文洪源;;对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实施途径的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5 朱姝颖;;浅谈法国高等教育中体现的人本主义教育特点[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6 陈建华;;关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的思考和对策[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张波;;具现代意识 育现代人才——略论民办院校的人才教育观[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钱淼华;;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敦楷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以人为本营造培养和凝聚人才环境[N];文汇报;2005年

2 辛成;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应以人为本[N];铜川日报;2010年

3 刘旭;打造以人为本的新网络[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王海彬;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以人为本[N];衡水日报;2009年

5 记者 方炜杭 实习生 符燕真;武夷学院:以人为本 服务海西[N];福建日报;2009年

6 黄冈卫生学校校长助理 彭德峰;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医教事业发展[N];黄冈日报;2009年

7 焦作大学党委书记 郭维杰;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焦作日报;2011年

8 长春大学党委副书记 马少红;坚持“以人为本”思想[N];吉林日报;2005年

9 湖北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副院长 邱凌;以人为本办学 力促良好学风[N];湖北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吴建 陈朝晖;以人为本 质量兴校[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白萍;回归本体:新中国高校德育思想演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陈中建;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董国强;基于德育弦论的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的理论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庆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5年

2 陈晓燕;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刘岩;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丽雷;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5 胡荣;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苏州大学;2008年

6 吴诚;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马骥;以人为本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8 周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郝艳梅;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师范生入学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魏学江;论当代高校人本师生关系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26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26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d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