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科研团队资源能力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6 16:46

  本文关键词: 科研团队 能力 资源 能力素质模型 高校 出处:《科学学研究》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校科研团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依据组织能力及能力素质模型的相关理论,剖析了高校科研团队的资源及能力要素构成,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队的资源能力模型;通过对我国某重点高校进行问卷调查,验证了所构建的资源能力模型的有效性,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完善;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分析了资源能力模型在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资源能力模型的高校科研团队能力的EPD循环改进方法,结合实例说明了借助资源能力模型对高校科研团队资源能力进行评估、诊断和改进的可行性。
[Abstract]: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the organization ability and ability quality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ources and ability elements of the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and constructs the resource ability model of the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a key university in our country, the validity of the resource ability model is verified, and the model is perfect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ource ability model in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alyzed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angl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PD cycle improvement method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ability based on resource ability model, and illu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evaluating, diagnosing and improving the resource ability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by means of resource ability model.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2003部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872008) 航空科学基金(2010ZG51076)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连生;;关于学术团队创新能力及其管理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邓修权;彭金梅;;组织能力的系统剖析:从具体到抽象[J];管理学报;2006年05期

3 陈国权;;团队学习和学习型团队: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管理学报;2007年05期

4 黎庆兴;梁敏辉;;提高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途径探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孙艳华;浅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核心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赵海信;;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8期

7 卜琳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能力跃进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3期

8 刘慧群;;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4期

9 杨映珊,陈春花;科研组织团队运作的应用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年02期

10 康旭东,王前,郭东明;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J];科学学研究;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炳红;傅庆林;;科研团队建设与党组织的推动作用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3期

2 刘建秀;罗楚新;;在学科建设中培养科研创新团队[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2期

3 李玉梅;;高校合作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4 赵黎红;谭春辉;柴文光;;研发回报率测评60年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陶沁;;科研团队建设的问题与措施[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汪兴东;杨蓉;;学生学习团队构建及其行为引导实证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1年01期

7 卢子芳;邢光军;范鹏飞;;邮电高校经济管理类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林萍;;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构建措施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刘艳;;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三年成效统计与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6期

10 朱建设,王冀宁,宋艺丁;高校人才队伍评价的建模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婉;;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兴国;苏幼坡;;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及对策[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定玉;张治觉;;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悖论及其“制衡-共生”关系的构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国权;宁南;;团队建设性争论、团队从经验中学习与团队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纪延光;吴价宝;;基于项目功能展开的科技创新团队人才配置[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孟庆建;苏燕;;普通医学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探讨[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唐广军;;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学术创新团队的形成与建设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ITME 2010) Volume 3[C];2010年

8 赵中洲;时云;郭莹;;论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敬波;中国农业虚拟研发组织运营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梁欣如;企业全面创新的领导机制与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金福;知识型组织智力资源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邓玉林;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凌四立;大学学科群系统演进中的学术团队及其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卢小君;学习型文化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磊;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董升平;企业人—任务互动的集成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张文勤;知识团队自省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美玲;组织支持感及组织承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聂辉;高校辅导员素质模型构建及测验编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波;新产品研发项目团队成员选择方法研究及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朱琳;胜任力模型视角下的保险公司员工培训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威;客户与企业互动对定制化KIBS服务开发模糊前端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吕淑芳;论新升格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7 周常玉;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8 邱飞胜;X移动公司基于业绩的弹性薪酬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伟成;医学科研课题质量判别模型与综合评价技术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10 蔡德军;虚拟研发组织的构建与管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昌勤;凌文辁;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管理者工作态度和绩效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张卿;李志敏;张志勇;;农业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S2期

3 李志高,刘军;基于团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思路及应用[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4 王锡秋,席酉民;企业能力缺陷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3期

5 林萍;;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构建措施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王毅;企业核心能力逻辑结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张体勤,沈荣芳;知识团队的绩效评价[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杜海莲,陈启锋;大学科研创新与科研团队创新能力初探[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顾新建,祁国宁;德国的精益管理的思想[J];工厂建设与设计;1998年02期

10 邬小撑;关于构建学术团队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单雪韩;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现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丁悦悦;知识团队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戴骏;以团队为核心的绩效管理模型的设计与应用——PA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方案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袁玲;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知识交互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孙彦;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雅英;;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团队的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2 尹敬波;;浅谈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J];才智;2011年18期

3 ;广东5.97亿揽人才 第二批引进20个创新科研团队,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J];广东科技;2011年15期

4 王晶;;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的需求分析[J];华章;2011年22期

5 李寒蕾;;基于激励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探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王琼;;略谈语文课中思想教育资源的开发[J];学苑教育;2011年17期

7 江尚;黎苑楚;;社会创新能力建设与科研团队的打造——以研究生培养为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欧阳洁慧;;公安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年20期

9 张双喜;;基于组织创新气氛的科研团队分层管理模式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梁秀华;;试论写作资源的发掘与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爱玲;周孝忠;;浅谈烟草行业数据中心建设的资源整合问题[A];中国烟草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韦冉;;野生动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的法制分析[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3 时璐;刘满福;;建立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4 陈元彩;;广东省造纸污染治理的清洁生产及发展方向[A];中国科协第137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雷波;;福建海岸带资源与环境一体化管理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廖党金;汪明;文豪;王华东;李江凌;叶健强;曹冶;谢晶;赵素君;李红;;中国奶牛寄生虫病及虫种资源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萌;;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法制建设的完善[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8 杨群辉;马云萍;尹彤;纳继忠;;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与利用[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9 薛运波;王志;;长白山区有机蜂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2005年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产品专业委员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联合工作会议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郑宗明;;加快发展福建省生物质能源的思考[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欣;广东斥巨资加大引才力度[N];组织人事报;2009年

2 记者 吴春燕 张景华 通讯员 罗敏夏 孙志曦;广东引进首批创新科研团队[N];光明日报;2010年

3 杞人 朝胜;广东首批创新科研团队初步确定[N];科技日报;2010年

4 杞人 朝胜;广东高层密集调研首批创新科研团队[N];科技日报;2010年

5 记者 田川;广东高层密集调研首批创新科研团队[N];民营经济报;2010年

6 记者 黄颖川 周志坤 陈枫 通讯员 粤办;省委领导带队调研12个创新科研团队[N];南方日报;2010年

7 记者 孔凡超;我市农科所跻身国家科研团队[N];九江日报;2010年

8 杞人;广东引进首批创新科研团队“裂变”效应凸显[N];科技日报;2011年

9 魏娜;河津成功引进一批优秀人才和科研团队[N];运城日报;2011年

10 朝胜 杞人;广东斥资近6亿元再引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俊周;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及其对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全利平;基于知识网络的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张建东;企业动态能力与跨期绩效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王文参;五四新文学的民间文学资源[D];兰州大学;2006年

5 燕京晶;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程艳霞;基于资源与竞争的营销力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臧漫丹;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杨连生;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与组织效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侯博;基于资源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裘明军;浙江省中小企业出口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2 鲍海鸥;庐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边巴多吉;西藏米拉山区藏药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旷勇;公共行政人才资源开发与服务型政府构建[D];湘潭大学;2005年

5 郭英;辣椒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树梅;体育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彭建忠;论儒家伦理在当代道德建设中的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w,

本文编号:1538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38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4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