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载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6 21:01

  本文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文本载体 出处:《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选择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用文本的眼光看待高校中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利于不断挖掘出高校中各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利于发挥出高校中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载体的不同作用,有利于运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载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本载体,不仅是研究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各种文本,更是用文本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高校中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文本是指由视觉语言、文字语言、声音语言、数字语言等各种符号,根据一定的排列和组合原则而构成的一系列蕴含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符号系统。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载体由于其符号构成的区别,具有不同的文本品质,从而能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和功效。 文章在明确了文本、文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载体的概念之后,对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载体进行了厘清,对因不同符号构成而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文本载体进行分类,并对高校中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载体的不同品质进行了分析。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期,政治理论课教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文本载体,政治运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文本载体,政治标语口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本载体;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材不断发展,各种活动成为了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本载体,各种新兴文本载体不断涌现。新中国成立至今,高校建立了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载体形式,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证明了高校不宜运用政治运动这一文本载体,证明了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载体形式的重要性。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主要文本载体将不断发展,各种隐性文本载体将不断被挖掘,各种文本载体的运用将更具针对性。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各种主要文本载体的主阵地作用和充分利用各种隐性文本载体,并针对大学生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文本载体。
[Abstract]: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orrectly using the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beneficial to continuously excavate various hidden carri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bring into play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different text carri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beneficial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y using various text carri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study the text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only to study various texts in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 carri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l kin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xts refer to various symbols such as visual language, literal language, sound language, digital language, etc.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ertain arrangement and combination, a series of symbol systems containing various cont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formed. Different carriers of tex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ve different text qualitie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ces in composition of symbols. In order to play a different role and efficacy. After defining the concepts of text, text resear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rier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xt carrier, the paper clarifi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xt carri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classifies different types of text carriers formed by different symbol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t qualities of text carri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extbook of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the basic text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olitical movement is the main text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slogan of political slogan is the important text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constantly developing, and various activities have become the important text carri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ring this period, and various new text carriers have been emerg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established diversified forms of text carri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med a good atmosphe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ved that it is not appropriat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use the text carrier of political movement. It proves the importance of enriching the form of text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ain text carri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all kinds of hidden text carriers will be excavated constantly. The use of various text carriers will be more targeted. We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main role of the main text carriers and make full use of all kinds of recessive text carriers and comprehensive use of various text carrier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国芝;;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文化变异功能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李希廷;周加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年06期

3 李荣汉;;美国思政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1年15期

4 郑士彦;;从职教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谈起[J];学周刊;2011年10期

5 许宁;熊小毛;;后奥运时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J];大家;2011年14期

6 元建基;宋晋玲;;中西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比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5期

7 马子孔;李岩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J];大家;2011年15期

8 邹昕;王立群;;严肃游戏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9 林国华;;《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的区别与联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09期

10 孙为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英腾;;谈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赵子林;;浅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慧玲;唐桂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刘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5 陈永福;;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6 郭焱;;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8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人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9 张美琴;;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10 邱子辉;;构建三级配套体系,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跃华邋通讯员 李静;厦门大学: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角[N];光明日报;2008年

2 东海舰队某观通旅政委 李建海;要善于激发大学生士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感[N];解放军报;2008年

3 文选德省政协副主席;《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纵论》序[N];永州日报;2008年

4 杨贤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六盘水日报;2008年

5 刘富书 彭俊武;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费比[N];学习时报;2009年

6 王桂华 张强 李发;论全球化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N];廊坊日报;2009年

7 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 孙爱霞 冯宪书 王久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辩证法[N];光明日报;2009年

8 刘云奎;“三个紧贴”提高教育质量效益[N];战士报;2009年

9 记者 阿孜古丽;我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N];西藏日报;2009年

10 李希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N];解放军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2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3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8 刘顺利;文本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张京楣;基于统计方法的文本风格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运用现状及其开发的措施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刘建柏;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玉;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楠;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动员中的作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5 徐洪强;新时期中学艺体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娜;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心理倾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D];兰州大学;2011年

7 郭沛霖;从传播学角度探索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海萍;论高校公共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西南大学;2010年

9 韦顺国;新农村建设中广西山区少数民族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童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39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39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5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