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总目录
本文选题:中国人民大学 切入点:正义理论 出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
[Abstract]:Orthodontic ~
【分类号】:Z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士昙;论犯罪控制的人文基础[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陈玉范;;我国环境犯罪存在的原因管窥——以地方政府为视角[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3 ;读者来信[J];小康;2009年12期
4 刘永强;陈洪明;;我国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制度的建构[J];新疆社科论坛;2006年05期
5 皮艺军;姜甜甜;;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建构的本土特征[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04期
6 朱丽荣;;地方政府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贺雪峰;;为什么要警惕“土地换户籍”[J];北京农业;2011年07期
8 郝颖钰;;群体性事件治理与地方政府法治建设[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9 孔凡河;;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治理机制创新探究——基于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10 钱桂林;;安元鼎“黑监狱”让维稳越发不稳[J];共产党员;2010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为民;;需要略论[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2 常玲;赵泽洪;;模式与运作:基于社会治理的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以重庆市“打黑除恶”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建;;邓小平惩治职务犯罪法律思想探析[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C];2006年
4 刘春华;;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反恐怖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5 方强;;试论犯罪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6 干朝端;;应对入世犯罪与无神论宣传的谦抑原则[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7 廖斌;廖天虎;;论网络舆论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于志葵;;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索解决犯罪问题的途径[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黄兴年;;城市“户籍红利”的消除与城乡居民政治权利的无缝对接成本分析[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10 楼伯坤;;比较视野中的犯罪行为——兼论犯罪行为学的诞生[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玮;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王芳;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俊强;论秘密侦查制度的法治化建构[D];山东大学;2007年
2 胡慧敏;我国地方政府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涂健;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保障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4 黎昀;从收容教育到矫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杨佳思;我国户籍改革中地方政府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周健;群体性事件中的地方政府信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王琼;城市户口的社会福利承载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澍洁;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财政配套改革[D];复旦大学;2008年
9 肖伟;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创新[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毛军辉;转型期公安追逃工作及其合作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70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7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