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大众化语境下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0 10:39

  本文选题:高等教育 切入点:大众化 出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日益凸显,大众化无疑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更大的难度和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语境下大学生就业焦虑出现一些的新特点、新情况,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which will undoubtedly bring more difficulties and requirements to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 are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situations of employment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Faced with these problems, we need to seriously consider and take ac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64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永东;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达成的途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倪海;王明涛;;高校心理咨询网站建设初探——基于B/S模式的网站设计与实现[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阮鹏;大学新生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预防[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敖小兰,石竹屏;心理学中人格评估法综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赵石屏;儒学人格理论初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张恩泰;韩丕国;谢忠明;;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郭永玉;关于“人格”的界说及有关概念的辨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8 刘京林;论传媒的教育功能[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陈青萍,杨卉;从人格特质及心理健康水平预测护士职业适应[J];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03期

10 杨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灏;李乐平;;霍妮新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敖小兰;中国局处级干部领导能力及有关特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丹芬;中医气质学说及中医气质量表(TCM-QZS)的初步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5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广新;组织情境下管理者人格特质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阳泽;自尊需要的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修巧艳;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毕重增;职业能力倾向量表EAS的修订[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亚妮;中学校长人际交往品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4 公续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国现代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艺敏;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6 卓敏仪;澳门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锦涛;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与人格特征之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崔诣晨;内隐人格观对社会信息加工模式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杜宏;初中生口语交际策略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亚军;社会转型期教师人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潘懋元,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洪亚;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绍芬;;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地方高校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杨兴林;;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思维取向亟须实现四大转变[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3 张春燕;康锐;曾洁;;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探索与实践——以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詹天佑班”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4 刘汝芳;;大众化背景下健全高校内部教学督导制度的探析[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5 徐晓风;;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思维向度[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洪成文;;北京有高等教育的规模,还欠缺高等教育的高度[J];留学生;2010年06期

7 石碧琼;;高等教育民营化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8 尹建敏;;加快发展高等教育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9 范微娜;;浅谈中国社会分层下的高等教育[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10 何军;;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J];快乐阅读;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虎;;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招生考试改革[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2 姜卫春;沈学平;;中国加入WTO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高松元;;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治化:路径、原则与经验[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冰;;对当前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审查制向评价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金柯 记者 徐敏;上海高等教育:大众化[N];解放日报;2001年

2 记者 赵承;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林莉 谭南周;国际化和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纪宝成;怎样把高等教育这块“蛋糕”做大[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5 ;大众化是未来高等教育基本发展模式[N];光明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何力;秦和:为学生提供最负责的高等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8年

7 吴晶 赵超 郭曼桐;高等教育“211工程”实施成效显著[N];农民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志华;30年高等教育硕果压枝[N];伊犁日报(汉);2008年

9 张明平 姜木金;高校应培养高素质负责任的社会公民[N];镇江日报;2008年

10 万圣兴;切实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N];光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竞;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德育工作改革研究[D];燕山大学;2004年

2 张志华;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6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7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9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92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92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9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