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大学管理制度的价值转换及其实现
本文选题:利益相关者 切入点:大学管理制度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制度的目的是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权力的相互制衡,因此,利益相关者的分析视角既可以为大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分析框架,又可以为大学制度的自我修正提供价值引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充分表达和最大化满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体现了大学管理制度民主、公正、效率、和谐的价值理念。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大学管理制度价值的实现需要大学从内部治理到共同治理,构建多元治理结构;从单向控制到相互制衡,构建复合控制模式;从自我发展到开放合作,协调内外权利关系。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system is to promote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between the interests and the power of the stakeholders. Therefore,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akeholders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system. It can also provide value guidance for the self-revision of the university system. The full expression and maximiza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keholders reflect the democracy, justice and efficiency of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between the stakeholders reflect the democracy,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system needs the university from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to common govern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ple governance structure, from one-way control to mutual checks and balances, to build a compound control model. From self-development to open cooperation,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rights.
【作者单位】: 临沂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潘海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治理理论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王洪才;;论现代大学制度的结构特征[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1期
3 王连森;王秀成;;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大学发展的境域转换[J];江苏高教;2006年06期
4 胡赤弟;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6 胡赤弟;田玉梅;;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姚艳杰;姚静;;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柯佑祥;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哲学思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田海洋;於荣;;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毛国红;;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于永华;;论教法、学法和管法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陈瑞丰;;高校学生权力——影响力的视角[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张烨;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赵为,栾培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王正福;确立教师在大学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地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腾;;西欧中世纪大学教师的角色及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吴国娟;;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白娴棠;;蔡元培“教授治校”何以可能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周险峰;;“士人”品格与中国高校教师群体的精神建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雷小生;;用改革发展的眼光审视高校育人理念的嬗变[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马廷奇;;大学利益相关者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李福华;;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刘颂;;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民办高校退出机制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温雪梅;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伟;湖南省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强;地方综合性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困境与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3 石晓娟;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巴永贵;中西方大学校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周艳丽;战略管理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问题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勇;论多校区大学学科建设的不利因素与克服[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苏经强;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公共政策的需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灵梅;学术自由思想与大学人才培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郭锦飞;我国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波;高校研究生学术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向东;;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经济;2006年24期
2 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李心合;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管理[J];当代财经;2001年01期
4 潘海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治理理论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王冀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攻坚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J];高教探索;2000年01期
6 王冀生;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J];高教探索;2002年01期
7 李超玲;钟洪;;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利益相关者分类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8年03期
8 李平;;高等教育的多维质量观: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华灵燕;;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民办高校筹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10 王洪才;试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价值导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永江;;利益相关者视阈下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8期
2 孟韬;;嵌入视角下的大学网络治理机制解析[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王杰宇;;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对我国的借鉴——以南达科他州为例[J];学理论;2011年21期
4 周隽;沈月琴;王志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校科研促进教学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1年05期
5 沈渝;;从公司治理到公立高校治理[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张妍;侯立松;;论高校社会责任的来源与内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朱家德;;论中国大学权力运行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8 姚秀平;;关注大学治理结构改革[J];群言;2011年08期
9 刘有升;;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研究——以福州地区五所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10 曾德伟;席海涛;;影响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莫小勇;舒力克 不忘利益相关者[N];财经时报;2006年
2 江苏工业学院 王卫星;分清权责 探索高校管理新思路[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甘德安;构建独立学院多边治理体系[N];光明日报;2006年
4 曾绍洋;关门谢客vs开放精神[N];中国旅游报;2004年
5 曲正伟;从法国《首次雇用合同》看大学生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朱振国;MBA教育需要MBA式管理[N];光明日报;2008年
7 马红雨;“社会责任教育我们责无旁贷”[N];证券日报;2008年
8 郑禹邋谢路;对建立高校危机管理体制的认识[N];光明日报;2007年
9 西南财;西南财经大学举办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报告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李莹;斯道拉恩索在4所大学开设就业课堂[N];消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媛;研究生教育卓越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孟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于胜刚;权力·利益·规则[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庆辉;生态学视野中的大学战略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杜瑛;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范式转换及其协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程卓蕾;高校绩效管理体系的研究与设计[D];中南大学;2011年
9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于杨;治理理论视域下现代美国大学共同治理理念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勋;构建我国民办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D];郑州大学;2007年
2 王梅雾;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静;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校办学特色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4 章晓阳;构建我国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思考[D];南昌大学;2005年
5 陈冰玉;论高校问责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6 周光;我国公立高校过度投资的成因与评价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7 田艳丽;高校问责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先芳;构建我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探讨[D];湖南大学;2007年
9 曾静;高校多维度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桑大伟;企业社会业绩对大学生求职者的吸引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07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0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