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混合式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6 00:39

  本文选题:高校 切入点:混合式教学 出处:《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及资料收集等多种方法分析影响高校混合式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支持系统、教学效果和评价等诸多方面,通过对各因素的分析提出有利于提高有效混合式教学质量的具体建议,以期调整和优化影响混合式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而促进高校混合式教学质量的提高。
[Abstract]:In this paper,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data collection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mixe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ing teachers, students, teaching support system, teaching effect and evaluation, et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ffective mixed teaching, with a view to 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mixed teaching, and then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mixe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心;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景平;;美国大学混合学习的成功应用模式与实例[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11期

2 赵国栋;原帅;;混合式学习的学生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学教学网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6期

3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5 徐福荫;;信息时代的学与教[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6 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7 李高祥;;论实施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现实性[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余明媚;李文光;王新辉;;学生投入在线讨论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4期

9 钱晓群;;网络教育服务质量因子探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4期

10 张遐;;关于完善远程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凤;;网络版课件的设计与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李任峰;田香勤;王三虎;;多媒体技术在动物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3 张文杰;;浅谈混合式学习在函授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王蕾;郑霞;平静;;Blended Learning理论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汪材印;张家喜;;混合式学习理念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刘春荣;刘宝艳;冯u&中;;网络教学平台中交互模块的分析与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纪红;郭公民;;多媒体辅助教学现状的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8 谭颖;王晓光;;混合学习模式下减轻学习者认知负荷的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9 吕景霞;;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混合学习理论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董书霞;;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J];成才之路;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卓;王少梅;;基于混合学习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新模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辛琳;秦可德;张晓中;;经管类本科生混合学习系统构建研究——以《企业筹资财务》课程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3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萌;面向教师需求的教师及时培训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玲玲;基于Moodle平台的通用技术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竹慧;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自学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唐玲;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杨晓东;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汪敏;多媒体辅助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邓霄飞;PJblog在信息技术网络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秦伟;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顾铁华;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辅助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传南;基于混合学习的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华威;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葆萍;网络教育评价系统及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9期

2 丁兴富;运程教育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方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8期

3 丁新,武丽志;远程教育质量:一种服务的观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3期

4 徐福荫;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1期

5 徐福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6 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7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8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10 钟志贤;;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诸峰;基于网络学习的形成性评价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2 李延安;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梁爱南;工作流模型的形式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7年

4 杜杉杉;影响远程教育质量因素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丽霞;;强化高校教学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4期

2 武迪;;浅谈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创新[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7期

3 王海骊;;基于数据分析的学生评教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9期

4 盛家荣;宋书巧;覃克服;零西云;;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7期

5 罗翠梅;李红林;;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冲突与消解[J];教育与职业;2009年33期

6 刘春燕;年海;杨红;;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8期

7 陈新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问题与对策——基于浙江省高校毕业设计(论文)抽查结果的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1期

8 张志祥;李建平;李志芬;陶敏;;扩招后保证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年08期

9 黎雪莲;李庆;;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Z1期

10 黄瑶;;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勤;;我国高校教学评估二十四年历程背景下我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2 陈洁英;;试论加强逻辑运用,提高高校政治理论教学质量[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全贞花;樊洪明;李炎锋;;关于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4 张子安;郭公民;纪红;;院系级教学评估刍议[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5 李枫;邓福舜;高政锐;;高校中文系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大庆师范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项目《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编号YZD005[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6 刘明达;;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丹梅;王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深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8 李九丽;;以高校廉政文化推动和谐校园建设[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韩富;郑福平;田媛;;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应会君;;关于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与高等教育特色化的思考[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小龙;高校:扩办还需重办[N];江淮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吴芳和;扩招,,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丁光清;蔡敬民: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N];安徽日报;2006年

4 记者 李让恒;湖南高校向制度要教学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钱颖;高校教师评职称不能只看论文[N];联合时报;2007年

6 ;持之以恒 形成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本报通讯员  侯杰;“以教学质量取胜”[N];光明日报;2006年

8 记者 肖敏;昆明理工大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李勇;教学质量高校的生命线[N];法制日报;2001年

10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郭占元;构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泓;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江文清;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四川大学;2004年

3 赵君;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洋;基于个案调查的学生评教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晓;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方维;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郭旭;高校优秀教师教学技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费琳;从高校教师隐形流失谈高校人力资源整合[D];江苏大学;2005年

6 刘妙龄;高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朱迎春;高校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估的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曾菲莹;普通高校音乐选修课反思性教学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程勤风;高校双语教学及其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翟树芳;高校基层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17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17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5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