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政府管理“碎片化”对大学学科建设的影响及其治理

发布时间:2018-03-18 00:29

  本文选题:政府管理 切入点:“碎片化” 出处:《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政府引进新公共管理的理念,积极介入大学学科建设,通过政策助推、信息服务和资金支持等方式,无疑推动了大学学科水平的发展。但政府对大学学科建设介入也带来了政府管理"碎片化"问题,表现为政策上的交叉、平台上的重叠和项目上的重复,直接导致非重点学科边缘化、教师价值观与科研行为异化、学科的自主性缺失与主体性缺位和学科投入产出不匹配等乱象呈现。治理政府管理"碎片化"对大学学科建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树立协同理念,构建整体政府管理模式,构建政府与大学的缓冲组织,改变政府直接管理的现状。
[Abstract]:Our government has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s, through policy promotion,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financial support, and so on. Undoubtedly, it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level. But the government's involvement in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has also brought about the problem of "fragmentation"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overlapping of policies, overlapping of platforms and duplication of projects. It directly leads to the marginalization of non-key subjects, the alienation of teachers' valu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behaviors, The lack of autonomy, the absence of subjectivity, the mismatch of subject input and output, and so on, appear in disorder. To manag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fragmentation"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s, to set up the concept of coordination, and to construct the overall government management model. Build the buffer organization of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overnment direct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基层学术组织结构与学术产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项目编号:09YJA88012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思东;美国地方政府体制的“碎片化”评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4期

2 张金福;;资源吸附:大学学科成长的重要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1期

3 张立荣;曾维和;;当代西方“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及其借鉴[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石强;;数字时代的整体性治理理论及其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2 王四方;;“协同政府”: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浙江富阳“专委会”制度的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2期

3 李和中;刘骏;;东中西部地方政府“善治”水平公众认知的差异性分析——基于公众认知的主成分因子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4 王发读;;“整体性治理”理论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启示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5 吴跃文;;整体治理:现代警务机制创新的必然逻辑[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罗思东;;实践中的地方政府合并:美国的经验[J];公共管理研究;2007年00期

7 翁士洪;;整体性治理及其在非结构化社会问题方面的运用——以西藏林芝地区“希望工程”政策运作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方X;;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的检视及评鉴[J];高校社科动态;2011年05期

9 刘红波;;一站式政府的演进轨迹与转型机理[J];电子政务;2012年12期

10 汪超;高焕清;于亚婕;;基于CAS理论的政府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佳;;迈向整体性治理:政府改革的整体性策略及在中国的适用性[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红波;一站式政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小妹;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龚文婧;英美地方自治制度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陈治东;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牛昆仑;盎格鲁—萨克逊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黄滔;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地方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何莎莎;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佳;从破坏性竞争到协作性竞争: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的转型[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2 樊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杭州市公共就业服务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鹏;英国整体政府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郭克领;当代中国虚拟政府门户再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春泉;整体性治理:地方政府治理的困境与超越[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琳;政府部门职能合理界定与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施林;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城市出租车行业管理变革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傅世春;十国中央政府机构设置比较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9 吴跃文;迈向整合型:“整体政府”视域下我国基层公安行政改革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10 刘悦;基于整体性治理的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永波;关于高校学科建设的理论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10期

2 康学伟;主动适应教师教育需要 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对吉林师范大学发展定位与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个案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张定京,穆合塔尔;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语言文学学科的回顾与展望[J];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4 郭睿;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之策略——关于加强我院学科建设的几点认识[J];政法学刊;2005年03期

5 曹健;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5年06期

6 张奎旭;关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10期

7 汪高鑫;;史学思想史学科研究的世纪回顾与展望[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姜振家;;对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矛盾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2期

9 刘虹;;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中的研究生教育[J];学海;2006年06期

10 王先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献水;李雪峰;陈平;张心彬;;浅谈加强煤层气学科人才培养[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专辑[C];2007年

2 秦国华;段志云;吴效良;;适应“两场”需要 加强产品技术学科建设[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王永炎;;中医药学学科建设研究方向的思考[A];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莉萍;陈宏础;任国胜;;建立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搭建学科建设基础平台[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靳高风;;犯罪学学科规训与中国犯罪学的发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刁本恕;刁灿阳;;试论中医外治学科建设的必要性[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7 史培军;李京;潘耀忠;陈军;刘慧平;王平;;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探讨[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沈国弟;;论建立高校学科建设的文献保障体系[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付磊;毛英军;;从国外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学科建设得到的几点启示[A];青岛市医学工程第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人才孵化器 振兴新引擎[N];徐州日报;2010年

2 边丽霞 涵薏;战略先行创佳绩[N];上海科技报;2010年

3 张三夕;谈谈学科建设的非学术化问题[N];文艺报;2004年

4 记者 张策;本市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N];天津教育报;2007年

5 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 王学全;强化特色优势 实现行业高校的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褚振江 刘德茂 记者 李绪成;活力勃发正扬帆[N];解放军报;2009年

7 记者 方亮;沈航由“学院”更名为“大学”[N];辽宁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本报通讯员  易海明;学科建设是高师院校的发展之本[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夏斐邋本报通讯员 周挥辉 刘中兴 党波涛;枝繁叶茂桂子山[N];光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于丽珊邋通讯员 黄显斌;302医院学科建设步入“快车道”[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煜辉;中医情志学科建设及情志病证临床防治框架构建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刘小强;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D];厦门大学;2008年

3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冲锋;领导教育学的学科自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晓龙;价值论视野中的体育哲学[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8 韩伟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孔祥立;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王梅;基于生态原理的学科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班武;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综合评估软件系统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2 高昀;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湖南大学;2005年

3 李小晖;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回顾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婷婷;钢琴即兴伴奏学科建设雏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杜丹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于文波;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栗新;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乔宏刚;1987年-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建设概述[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何杨;追求“史”的分量 写“史”意识的灌注[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程艳峰;对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当代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27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27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0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