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做强地方高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石
本文选题:高等教育强国 切入点:地方高校 出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地方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办好做强地方高校,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各级政府、地方高校和社会各界必须合力破解历史和现实难题,谋求科学发展,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新跨越做出更大贡献。
[Abstract]: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a powerful coun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build 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o a good job in strengthening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ll walks of life must work together to solve the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to seek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realization of a new leap in the history of 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发展规划与"211工程"办公室;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BS08016)
【分类号】:G64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九思;黄明东;;怎样办好大学[J];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儒强;;教化之基 养正之所 贤才之薮——以清末以降合肥地区私塾教育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从光梅;;建国60年来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3 刘敏华;中师教育50年回顾[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4 王全乐;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J];比较法研究;1996年02期
6 生兆欣;;垦拓之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比较教育发展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7 别敦荣,朱晓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公平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8 张东娇;论校长学术身份的“失重”与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杜俊娟;50年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形式与目的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0 曾小健;;略论高职院校班主任修养[J];才智;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文利;刘强;;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六十年概览: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李玉非;;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回顾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谈儒强;;对“文革”前十年间中学课程改革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李玉非;;新中国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始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朱晓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高等教育经验教训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韩清瑞;姚加惠;;建国初私立高校转为公立高校的必然性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董节英;;建国初期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的扫除文盲运动述评[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礼永;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兆斌;大庆油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平华;我国高考科目设置模式的优选、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万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因分析及历史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石菊虹;专业发展视角下的学校班主任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凌;建国初期的政治社会化研究(1949年—1956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强;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与现实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蔡丽红;福建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胡培卿;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解丹;高校加强基本国情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华生;叶怀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地方高校的“位”和“为”[J];龙岩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马树杉;;地方高校应成为建设高教强国的重要方面军[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07期
3 王德广;;地方高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战略选择[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刘红军;杨艳秋;;加快地方高校发展的有效途径[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10期
5 孟兆怀;唐华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教育质量提升[J];孝感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杨天平;;科学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7 柴旭东;;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8 汪泳;孙伟;;地方高校如何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9 黄德宽;;找准立足点 探索地方高校文科发展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08期
10 周元武;索凯峰;林三洲;;均衡发展:建设高教强国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的政策诉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崇正;苏林琴;;办好地方重点大学,促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彭春燕;;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夏再兴;刘毅群;杨红霞;;地方高校行政化与软预算约束研究——以湖北省地方高校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倩;;地方高校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5 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方一兵;;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现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瞿振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成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莫少林;;重组地方高校科技力量适应科技形势发展[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9 单连良;;地方高校技术转移SWOT分析[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高福安;;提高行业特色高校办学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贡献[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城;地方高校应明确定位务实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2 北京联合大学 张奕 庞明;地方高校怎样国际化[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罗霞 陈云芬;潜心创新 厚积薄发[N];云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应设立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N];光明日报;2010年
5 陈卫平;地方高校应有所作为[N];文汇报;2004年
6 江西理工大学 叶仁荪;办好人民满意的地方高校[N];光明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欣瑶;甘肃省新获准两个专业学位授予权[N];甘肃日报;2009年
8 黎大志;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9 宝鸡文理学院教科所副教授 杨科正;地方高校发展规划须瞄准地方需求[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赵凤华 通讯员 钟静;地方高校探索学科建设的启示[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叶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刘新跃;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祖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群发展政策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董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与政府宏观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黑建敏;地方本科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狄明明;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临阳;基于地域特色的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方一兵;我国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界面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4 范倩;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刘洪;地方高校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赵巧琴;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白静慧;地方高校应用网络教学问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8 程启斌;地方高校债务形成与化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春爱;论我国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俊玲;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其形象塑造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0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5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