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影响当前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的因素

发布时间:2018-04-13 14:27

  本文选题: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 + 教师 ; 参考:《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S1期


【摘要】:目前大学生课堂学习不投入的现象比较普遍,原因很多,但是大学教师教学中所表现的"目中无人"、"教法单一"和"缺乏激情"等行为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改变现状,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这样既能促进大学生的有效学习,也能使自己从平凡的工作中收获快乐、实现自我。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henomenon of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participation in classroom learning is quite common, for many reasons.However, such behaviors as "self-respect", "unitary teaching method" and "lack of passion"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vestment.In order to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teachers must set up the idea of "student-oriented",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teaching work with full enthusiasm, which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effectiv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make them happy from ordinary work.Realize yourself.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工程学院;
【分类号】:G6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D·A·卡普;W·C·约尔斯;韩扬;谭刚强;;学生为何反应冷漠——对大学生课堂参与行为的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1992年02期

2 孔企平;“学生投入”的概念内涵与结构[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国良;姜彩丽;;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甘胜界;;基于教学做评合一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组织[J];办公自动化;2011年10期

3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节选)——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1年10期

4 梁燕平;;爱与学生教育[J];才智;2009年07期

5 唐红梅;;学生投入、课程设置与EFL教学的实践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7期

6 王世枚;;高校课堂教学行为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林永希;杜杰;;陶行知的考试观及其对高校考试改革的现实关照[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汪玉侠;;职业情感教育:教师教育不容忽视的主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2期

9 刘秀峰;张秀春;廖其发;;贫困县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其治理思路——基于对山西省岚县县域教育的调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3期

10 曾德强;;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研究[J];成人高教学刊;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志辉;孟桂英;;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现代化——兼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乡村教育改革的启示[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玲;战争、国家与女性:抗战时期宋美龄的妇女动员[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吉标;规范与自由[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贾宏燕;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中国文化渊源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元涛;中国教育研究发展空间的再寻找[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原晋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桂玉;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尝试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黄立宇;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段落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姚玉红;阅读教学塑造中职生健康人格的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付秀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燕娟;回归生活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鹃鹃;初中生参与英语课堂问题回答的两极分化现象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晓朋;民国时期的江苏省乡村师范教育(1922-1937)[D];南京大学;2011年

8 张玉梅;论教学与生活的联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琰斐;基于动态平衡思想的“变革性经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仲雪梅;我国研究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明道;切实抓好教师教书育人工作[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2 ;未来的教师[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3 阚延林;浅析教师对待学生的情感[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李宗汉;关于教风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祝国群,赵启泉,楼仁功,王美青;影响教师“育人”积极性的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6 祁信芳;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互助培训[J];继续教育;2005年07期

7 ;不可忽视教师政治思想的提高[J];江西教育;1982年05期

8 薛澄泽;教师要为人师表[J];高等农业教育;1985年03期

9 王韵声;服务于教学 服务于教师——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探索[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10 利隆柏;教师的爱的心理效能[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浩;刘晓帆;;师资水平——发展高等教育的关键[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4年优秀论文参评论文集[C];2004年

2 贾慧悦;许燕;;大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价值系统的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韩剑锋;王薇;王敏;;论青年人成为合格教师应具备的个人素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5 黄若君;;当前高校教师业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李碧虹;;关于民办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产权的思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一)[C];2004年

7 曲大为;续志学;;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流程探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良洪;张宪;付少波;付兰芳;李志勇;;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A];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炎锋;王玲;李明;汪海燕;;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教学研究关系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10 陈海燕;;民办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管理[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伊继东;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捷;中学与大学关系的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官远发;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D];同济大学;2007年

5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英林;高校德育主体的矛盾困境及其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于杨;治理理论视域下现代美国大学共同治理理念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缴润凯;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钟勇为;冲突与调谐: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贞;关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政策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睿;高校教师激励模型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3 陈天翼;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模式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费琳;从高校教师隐形流失谈高校人力资源整合[D];江苏大学;2005年

5 肖玺;高校师资管理中“心理契约”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香菊;聘任制度下公立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孙琳;高校教师聘任制对教师的激励效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周定;湖南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魏嵘;基于学术生产力的我国高校教师奖励制度再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张园园;我国西部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44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44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3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