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通识能力评估问卷研制

发布时间:2018-04-16 05:00

  本文选题:通识教育评估 + 大学生通识能力五要素模型 ; 参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本文从分析中国、美国通识教育评估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将通识教育评估定位为对大学生的"通识能力"评估。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开放式问卷、访谈研究所获资料,提出了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价值辨别能力、信息整和及决策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这五种能力结构的理论构想,编制了大学生通识能力测评问卷。对北京某高校的160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施测结果表明,五种能力要素结构是较为合理的,自编大学生通识能力问卷的信效度达到测量学要求。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evaluation in China and America, this paper defines the general education evaluation as the "general ability"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open questionnaire and the data obtained by the interview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value discrimination ability,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ability, expression ability,"The theoretical conception of the five kinds of ability structure is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 knowledge ability is compiled.The questionnaire of 160 college students in Beijing shows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five ability elements is reasonable, and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are up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easurement.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6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冉昌光 ,徐行言;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2 李志艳;;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设计及其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3 王晓慧;;浅析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类型及其哲学基础[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吴新中;;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曾澧生;;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高职通识教育探索[J];大家;2010年23期

6 张海红;于泽源;李荣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困境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尹少荣;罗欣蓉;裴昌胜;;新理念 新教材 新实践——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新教材的编写与实践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04期

8 唐靓;;试论通识课程内容设置的几个问题——以“通”观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9 张湘伟;;广东工业大学公共课程体系设置的理念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黄素芳;;试析中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模式[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玲;美国知识观转型与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变革之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4 黄国琼;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5 朱晓刚;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7 闫飞龙;中日本科课程的比较研究与课程理论探索[D];厦门大学;2009年

8 陈艳红;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刍论[D];复旦大学;2009年

9 谢世杰;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聆灵;我国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淼淼;高等工程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韩雅君;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许彬奇;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赣;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彭永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张琴;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于淑文;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孔令帅;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张国平;我国大学创造性教育课程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黄锐清;我国高校农科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57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57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5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