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内卷化增长探讨

发布时间:2018-05-14 00:28

  本文选题:内卷化 + 高等教育 ; 参考:《教育评论》2012年03期


【摘要】:当前,高等教育的内卷化增长表现为"无发展的增长"、"无强盛的繁荣"、"无公平的效率"、"无幸福的改善"和高校内部权力的内卷化。要走出高等教育内卷化的困境,必须构筑高等教育的利益共同体;强化院系在高校中的实体地位;积极发挥教授群体在高校事务中的主体作用。
[Abstract]:At present, the growth of higher educ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growth without development", "prosperity without power", "without fair efficiency", "without improvement of happiness" and internalization of internal pow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get out of the dilemma of higher education, we must construct the interest community of higher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entity status of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main role of the group of professors in the affair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4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柳菊兴;试论高校党校在学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田海洋;於荣;;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曾中秋;高等教育功能实现刍议[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6 张烨;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赵为,栾培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王尧;普通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王正福;确立教师在大学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地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郝艳萍;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功能观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眭依凡;;改造大学 大学校长不能放弃的责任[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郑宏;;本科通识教育改革后教育质量管理探索——实施两阶段分流制[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康全礼;;论本科教育[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陈小红;;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科学建设[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彭拥军;;高等教育功能研究的反思[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米俊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法治化初探[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王恩华;;我国大学学术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一个治理视角[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10 刘克利;;经由大学思索科学发展观——从湖南大学办学渊源说起[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2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4 花长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与模式[D];河海大学;2002年

5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绍芬;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郭邦俊;高等教育评价观念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瑞;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姚建根;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成本个人分担[D];浙江大学;2001年

5 魏腊云;高等教育产业化及其价值取向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6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孙忠铭;市场经济中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小东;大学城规划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琼;教育技术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D];湘潭大学;2002年

10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琦;;高等教育研究的多学科视角[J];高教探索;2011年04期

2 余世存;;当教育成为一条流水线[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26期

3 陈德良;刘红玉;;景观生态学原理在高等教育应用的若干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5期

4 高宝立;卢彩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自组织与有序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5 韩梦洁;;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等级性还是均等化——基于伯顿·R·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论[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6 马陆亭;;规划在美国高等教育统筹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管理研究;1998年03期

7 张维红;;学术资本主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J];教书育人;2011年18期

8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7期

9 张盼;;法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及其特色[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10 卢耀阳;;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蒙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透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王冀生;;深刻转变中的我国高等教育[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3 邢元敏;;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4 李锋亮;史静寰;刘帆;;中国高教资源的区域协调状况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李明;;大学的活力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一点体会[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粟俊红;胡涌;王玲;柳晓玲;张仕固;;高等教育中的生态问题探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张晓鹏;;科学的教育决策离不开教育经济学分析——《高等教育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简介[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刘晓光;董维春;;战后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特点及其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魏贻通;;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历史分期新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胡涌;柳晓玲;张仕固;王玲;粟俊红;;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克利;和谐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2 胡文华;世界大学变革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N];学习时报;2004年

3 李和平邋方明;优化结构 促进安徽高教科学发展[N];安徽日报;2008年

4 广东嘉应学院高教所所长、教授 尹玉英;立足地级依托地级服务地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高靓;以色列:提高大学学费曲高和寡[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肖正学;高校办学:以特色推动发展[N];光明日报;2007年

7 丁莉娅;呼吁资本进高校打破框框[N];中国财经报;2008年

8 赵庆年;在大众化进程中进行政策调整是完全必要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邓红辉邋符信;早日建成一流大学[N];广州日报;2008年

10 邓红辉邋符信;早日建成全国一流大学[N];南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闫亚林;高等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康瑜;高等教育全球化:一个全球地方化视角的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宋鸿雁;印度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彭勃;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温正胞;创业型大学:比较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徐丹;克拉克·克尔的高等教育实践与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杨欢;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杨连生;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与组织效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志刚;高等教育区域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慧娟;美国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现状、经验与启示[D];南昌大学;2011年

2 李红珠;我国高等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谢秋葵;第三部门视野下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D];西南大学;2006年

4 徐玲;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国家宏观调控[D];吉林大学;2006年

5 管弦;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彭东玲;福建省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广河;甘肃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张立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保障探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阚国常;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劳动力市场互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王建珍;我国高等教育确立“以学生为本”理念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85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85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c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