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惩戒的人文关怀
本文选题:大学 + 教育惩戒 ; 参考:《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4期
【摘要】:当前中国大学行使教育惩戒权时有行政化作风倾向,对法律赋予的让渡权产生异化。新时期,大学教育惩戒要摆脱工具理性,要以大学生的发展为旨归,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而体现人文关怀因素的教育惩戒路径主要有:惩戒制度的制订和内容体现大学生"人"的因素、惩戒制度的执行体现"伦理道德"因素、惩戒组织机构体现人性化架构和大学生自治组织的自律教育惩戒。
[Abstract]:At present,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the tendency of administrative style in exercising the right of educational punishment, which dissimilates the right of transfer given by law. In the new period, university education discipline should get rid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s its purport and embody due humanistic concern. The path of education discipline which embodies humanistic concern mainly includes: the formulation and content of disciplinary system reflect the factor of "pers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sciplinary system reflects "ethical and moral" factor. The discipline organization embodies the humanized structure and the self-discipline education disciplin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
【基金】: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前我国教师惩戒权流失的现状、归因与对策研究”(09YJC880044)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前我国教师惩戒权的立法困境、实践困境与解决策略研究”(09SJD880017)
【分类号】:G6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民辉;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郭建如,马林霞;社会学的制度与教育制度研究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周宗伟;权力的轮回——虚拟环境下的师生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唐东楚,刘玉梅;论法学教育的职业伦理关怀[J];当代法学;2002年03期
5 叶国文,陈洁;道德的共同体:教育的政治哲学观[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6 周小旗;;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7 唐勇;论大学德育的有效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谭福强;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与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孙彩平;从道德的维度反思道德教育——多元社会背景下研究道德教育的新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江新华;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禹旭才;学校德育中诚信品质培养探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杜红梅;移情与后果认知训练对儿童欺负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泗林;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精神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钟洪;新世纪中国高校德育目标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刘洋;德育生活化—新世纪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邱瑜;现代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与现代道德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邓素碧;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晔;初中生道德学习的特点及德育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凤鸣;面向社会事实的文化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敏;新时期大学生班级群体的建设[D];河海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沈岿;;析论高校惩戒学生行为的司法审查[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孙彩平;教育道德与道德阈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1期
3 傅维利;;论教育中的惩罚[J];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俊龙;史文川;;大学责任与大学生成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陈宝泉;由杨元元事件想到大学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博士、教授 单强;大学应该是学生的“橡木桶”[N];文汇报;2011年
3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练育强;全球化带动法国大学自治改革[N];法制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徐春浩;服务区域创新,大学责任重大[N];光明日报;2011年
5 张妍 梦龙 记者 李丽云;101所大学校长共话高等教育发展[N];科技日报;2010年
6 邬大光,厦门大学副校长;大学分类的背后[N];中国教育报;2010年
,本文编号:1961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6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