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文化视野中的高校德育创新视点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04 20:21

  本文选题:新视点 + 大学生 ; 参考:《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02期


【摘要】:正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高等学校就是一个文化中心,是文化知识密集、文化成果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人集中之地。高校的文化存在于各种有形的、可以触摸到的物质和无形的、只能感觉到的非物质之中。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创新德育内容,探寻德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spreading knowledge and inheriting civiliz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 cultural center, a place where cultural knowledge is concentrated, cultural achievements ar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s deep, and cultural people are concentrated. The cultu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ists in all kinds of tangible, touchable and intangible, only sensed immaterial.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new tasks and new requirem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urther innovate the content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explore morality.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浪;胡书春;邱惠;周祚万;;做好高校班导师工作的具体思路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赵学富;;浅谈高等院校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王晓燕;;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时树奎;;高校如何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年08期

5 刘灿仕;;新时期高校闲暇德育价值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4期

6 傅荣;黄本根;;激励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增强高等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常玉;浅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1期

8 金宝莲;安俊学;;对新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王继辉;;论切实加强高校学生荣辱观教育[J];兰州学刊;2007年S1期

10 林艳;;论大学生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教育[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云岭;曹永福;杨同卫;;在高等学校开设生死教育课程的尝试[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国清;;大学生网络行为探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3 刘小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梁观金;;大专院校图书馆与学生德育工作[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林秉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6 洪云;王江洋;;媒介暴力形式对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姚本先;何元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生观现状的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赵辉;;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意识的提高[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闫石;马英忱;王涛;;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刘亚丽;马华青;;浅谈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A];北京高教保卫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齐闻朝;瞄准县域市场:保险公司的新视点[N];金融时报;2005年

2 周昆山;西藏民间投资成新视点[N];中国建设报;2004年

3 陈贵;“神经末梢”:择业新视点[N];科技日报;2004年

4 国家文物局局长 单霁翔;新视点引发的挑战与发展[N];中国文物报;2005年

5 林金华;文学的新视点[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郑晋鸣 张焱;大学生家庭是否困难 江苏出台认定办法[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魏旭刚;反思求创新 集成促升华[N];解放军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徐敏 彭德倩;大学生自由度要自由有“度”[N];解放日报;2006年

9 赵力 王鼎 记者  柯昌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创新方法增强实效[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张莉莉;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东北赛区比赛在辽举行[N];辽宁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胡志萍;图像特征提取、匹配和新视点图像生成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苟朝莉;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龚巧茹;新时期高等学校网络党建工作探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王福安;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自维;大学生积极品质评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应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赵永正;论强化大学生国防道德教育[D];中南大学;2006年

7 闫海波;高等学校校园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张文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东;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生道德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彭文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涯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78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78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0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