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立大学借贷融资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日本国立大学 + 教育经费 ; 参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前,拥有附属医院的国立大学通过向财政融资资金借款来筹措附属医院发展过程中所需的部分经费。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后,日本政府成立了国立大学财务经营中心,负责对国立大学借贷资金的筹措、贷与及管理。向该中心借款且金额较大的大学主要是旧帝国大学、有附属医院的综合大学及医科大学这三类国立大学。日本国立大学的组织规模和声威与其获得借贷的能力成正相关。在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第一个六年"中期阶段计划"期间,日本国立大学借贷融资主要是通过国立大学财务经营中心来获得的,但也出现了向金融机构进行长期贷款的借贷方式。
[Abstract]:Before the reform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Japan,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wned b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had borrowed money from the finance financing to raise the part of the funds nee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s. After the reform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financial management center, which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financing, loan and management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loans.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namely, the old Imperial University, the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and the Medical University. The organization scale and prestige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Japan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ability to obtain loans. Borrowing and financing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is mainly achieved through the financial operations center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but there has also been a long-term loan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作者单位】: 名古屋大学教育发达科学研究科;
【分类号】:G649.3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玲;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与英才培养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常素巧;齐丽红;邹爱荣;;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性障碍及政策建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张旺;世纪之交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陈超,郄海霞;西方大学拓展交往功能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5 李子江;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6 蒋洪池;;21世纪美国大学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张小敏;;哈佛道德推理课程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8 王义遒;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9 孙朝;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结构矛盾及其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10 吴刚;;“秀选”时代与大学的知识使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碧虹;;政府在高等教育融资中职责转变的原因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王学海;;学术权力概念及学术权力主体[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罗尧成;;创新性取向下的大学课程结构优化策略[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邹晓平;;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两个体系的解读[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5 王志刚;郑存库;;论一般地方高校的个性化发展[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6 卢勃;;高等教育的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兼谈高等教育的本体存在问题[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7 胡仁东;;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协调机制探析[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严峰;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2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朱国辉;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徐树成;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之历史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邓光平;重庆高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受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胡小桃;高职课程建设的新理念:在适应中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曹稳;成功性就业与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衷发明;ISO9000学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艳;我国高校筹资机制的架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慧;陈红珍;陈嘉瑜;;从正反两方面看“留美热”对我国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2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教育厅(中共山西省高等院校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J];山西政报;2009年21期
3 左春霞;伊忠贵;孙友年;;学校管理与教育投资的相关效应[J];教育管理研究;1995年04期
4 程萍;;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初探[J];金融经济;2005年18期
5 向思q,
本文编号:2021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2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