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探析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students , these policies need to be improved , as well as the future trend of the subsidy policy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 which is a matter of great concern to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and rescue of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situation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id policy ,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feedback of the effect of the current relief policy .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country shoul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grant to non - key universities .
Increase the level of economic assistance and ensure that all students who need assistance are funded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 the demand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also increasing , and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poor college students are changing , so the aid to poor college students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 enrich and improve the aid content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 education and rescue , expounds the research purpose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 The second part defines the causes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 educational assistance .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poor students ' education .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钟林;吴伟东;;贫困大学生在校行为调查[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陈蓉;;浅析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的弊端与对策[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任学锋;构建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整体化方案[J];天府新论;2004年01期
4 李志霞,耿青松;贫困大学生救助机制探析[J];石油教育;2005年01期
5 李雅民;;李瑞环,“一位老共产党员”的10年助学情[J];老年人;2006年07期
6 曾平;;激励贫困大学生成才[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6年11期
7 隋丽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年30期
8 李正中;;旅法苏浙同乡会捐赠15万扶助我省优秀贫困大学生[J];华人时刊;2007年02期
9 陈敢;王巧;;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关注大学生贫富分层[J];学习月刊;2007年08期
10 胡艳芳;;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宏革;蒋大力;郭秀华;刘琳;;贫困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宋蕊辰;;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不良表现及其原因浅议[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杨环;;关于教育导致贫困现象的形成原因的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静;;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6 徐玲;赵艳立;;部分城市教育救助政策实施情况调查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庆;;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分析及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8 施志源;;社会转型大背景下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困境及心理调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9 陈方;;贫困大学生就业劣势与就业优势分析[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杜志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方法[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燕平;教育救助:圆贫困大学生的梦想[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杨艾青;我市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工作进展顺利[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3 记者 海珍;我市明确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对象和标准[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4 本报记者 冯燕平;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因家庭困难辍学[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5 首席记者 丁刚;东城区贫困大学生人人得资助[N];北京社会报;2006年
6 李中原 记者 姜华;我市对低保户大学生实施教育救助[N];通化日报;2006年
7 李倩;云南:不让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N];中国社会报;2006年
8 朝戈;我市积极实施高等教育救助工程[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9 韩庆先;市委书记登门送上“及时雨”[N];新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李沙青;我省形成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多方筹资 学校负责帮困助学育人体系[N];云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红桃;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陈建国;国家助学贷款相关主体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基于社会工作理念构建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亮;贫困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淼;贫困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淑伟;高校贫困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李力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其干预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洪玲;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万煜;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晓凯;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探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9 冷娟;加强对当代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34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34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