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与沃里克大学:创业型大学运行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pt of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but the meaning of its model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By comparing the typical cases of MIT and Warwick University, 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research results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bu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universities' research strength, funding channel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re different. The starting point of entrepreneurship at MIT is knowledge. Warwick University is the need of society to adopt a leading strategy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Warwick University adopts a transformational entrepreneurial strategy. MIT is a "bottom-up" service entrepreneurial approach. Warwick University is a "top-down" mode of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MIT use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Department of Enterprise, and Warwick University adopt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straight line function syste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ference, MIT's entrepreneurial model is suitable for research universities, while Warwick University is suitable for non-research universities. For those local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that intend to stride toward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their operation mode should take applied research as the starting point, take the lo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s the service object, and adopt the unifie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of "top-down". Create a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at integrates academia and entrepreneurship.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分类号】:G6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邹晓东;陈汉聪;;创业型大学:概念内涵、组织特征与实践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2 刘叶;;创业型大学的发展之道:以沃里克大学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年05期
3 夏仕武;;学术研究与创收经营两位一体的大学发展研究——来自沃里克大学的成功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周春彦;;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式——亨利·埃茨科维兹《三螺旋》评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虞宝桃;;论大学院系领导与管理过程中的互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施晓光;;大学:三种意义上的释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3 郭庆军;赛云秀;;企业管理中的非线性授权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4 张立新;刘占贵;曲福华;;大学理念:新建院校特色形成的逻辑起点——德国古典大学与美国早期大学的启示[J];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任初明;;跨越院系与学科障碍,促进科研项目合作——基于H大学C项目的案例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7期
6 王立岩;宋欣欣;;高校筹资三螺旋体系构建探讨——以河北省为例[J];财会通讯;2010年14期
7 崔清源;;认识论视野下的大学组织特征——关于美国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一书的分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龙云;;高校内部组织模式风险探源[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0期
9 胡爱民;;试论大学组织文化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2期
10 卢双坡;;我国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评析[J];中国电子教育;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马艳艳;孙玉涛;;衍生企业绩效导向的中国大学创业能力相关因素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海波;周春彦;李星洲;高晓瑾;;国内区域创新三螺旋研究的国内热点与趋势探讨[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许振亮;王贤文;刘则渊;葛莉;;国际创业型大学研究现状的信息可视化计量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安宁;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晓保;高等技术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邹海;高校职员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凤丽;教育生态学视野中的学校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国美;人本视阈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探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安文旭;澳大利亚创业型大学发展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名子;三螺旋视角下研究型大学科技规划制定的框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凯;基于地方工科院校的高校贷款财务风险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8 郑成琳;剑桥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曾真;牛津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段昌龙;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洪成文;企业家精神与沃里克大学的崛起[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陈笃彬;;正确处理八个关系 建设创业型大学[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王雁,孔寒冰,王沛民;创业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挑战和机遇[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燕凌;洪成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成功崛起——“创业型大学”战略的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5 刘林青;夏清华;周潞;;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初探——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6 李世超;苏竣;;大学变革的趋势——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J];科学学研究;2006年04期
7 夏仕武;;学术研究与创收经营两位一体的大学发展研究——来自沃里克大学的成功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施冠群;刘林青;陈晓霞;;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9 王雁,孔寒冰,王沛民;两次学术革命与大学的两次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伟棠;;论我国构建创业型大学的制度期待及其现实意义[J];煤炭高等教育;2008年03期
2 卢胜;施冠群;刘林青;;创业型大学及创业生态系统初探[J];当代经济;2009年03期
3 张鹏;宣勇;;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机制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9期
4 刘奎;;浅论大学创业型反应的类型[J];开封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中国惠普信息技术实验实训中心成立 多方整合走“创业型大学”之路[J];中国教育网络;2008年11期
6 王雁;李晓强;;创业型大学的典型特征和基本标准[J];科学学研究;2011年02期
7 吴凡;;大学也创业[J];教育;2007年05期
8 邓志革;华金科;;创业型大学及其对高职院校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9 李望平;;创建创业型大学风险探视[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7期
10 胡春光;大学变革的趋势:创业型大学的兴起[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大峰;孙士型;秦承平;陈少平;;三峡工程施工气象服务的现状与改进方向[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2 张行礼;;律师业产业化与合作所的运行模式[A];中国律师产业化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波;王宏;熊勇军;向时平;;基于3S技术数字水利建设初探[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董卫;王婷婷;;基于运行模式法的安全协议分析[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5 张伟程;;电锅炉水蓄热技术的应用实例[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向方会;宁宁;陈忠兰;;医院伤口治疗中心运行模式的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张黎光;薛建军;章汉清;;指挥中心与VTS中心运行模式适用分析[A];2009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陈国庭;谭军;孙贵新;刘养洲;刘建军;李侠;钱列;许国强;李光;韩庆辉;杨明杰;魏欣;季晟超;李立钧;陈春华;徐根宝;刘中民;;急诊创伤外科运行模式10年尝试与探索[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9 潘毅群;;相变材料式蓄冷系统的运行模式、配置与能耗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10 陈绍愿;赵红;林建平;;浅析品牌价值供应链的形成及其运行[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郎小山;冶金业商会召开一届三次会长(扩大)会议[N];现代物流报;2007年
2 陈进俊 黄建龙;9个试点县探出两条道[N];中国财经报;2005年
3 记者 王作晖邋通讯员 孙击翔;学习自然生态运行模式 “三只手”做好循环经济[N];长江日报;2007年
4 杜小龙 本报记者 常元珠;“数字计生”模式获好评[N];贵阳日报;2006年
5 记者 马波;红河农业高新示范园运行模式新[N];科技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毛庆 本报通讯员 朱小卫 王辉;地方政府应鼓励创业型大学建设[N];南京日报;2010年
7 哈尔滨工程大学政策研究室 李平 宫恩威;行业特色大学宜向创业型大学转型[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李东梅;银川市二医院探索“一门三牌”运行模式[N];宁夏日报;2010年
9 袁丰辉;济宁审计局建立科学运行模式[N];中国审计报;2008年
10 黄忠明 周金;500千伏变电站试行“2+6”运行模式[N];国家电网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胥耀方;面向交通网络排放测算的机动车运行模式分布模型[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王英俊;虚拟研发组织的运行及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罗泽意;制度变迁视角下大学创业趋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志彦;中国大学学术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倩;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学习型组织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郭占力;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艳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向燕;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行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邱膑扬;基于旅游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旅游区运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新河;孵化器运行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4 陶星洁;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与孵化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张军;安徽省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架构及其运行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6 张虎;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行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刘晓蓉;长沙市青年志愿者组织运行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霍雅琪;基于园区运行模式的政府与企业对激励因素的偏好差异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成海霞;北京市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运行问题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柳倩;世界三国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机构运行模式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43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4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