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经济转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1 09:24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社会思潮激荡、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各种观念相互交织、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异常复杂,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不断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领域进行渗透并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和方法,,已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改革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虽然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这些成绩距离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选取了经济转型下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和探讨。首先,从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现状出发,结合实际,着重论述了经济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转型下创新的理论依据,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转型下改革与创新所面临机遇和挑战;其次,通过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新形势下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了在经济转型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主要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转型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对策。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坚持的原则为指导,从观念创新、内容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这四个方面提出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以实现在经济转型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为目标,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modern construc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oday's world, various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are surging, various values collide with each other, various concepts are intertwined, and the struggle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is extremely complex. Western capitalist values constantly infilt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ield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have a profound impact.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new perio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traditional mode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imperative. Although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have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but these achievements are still far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Based on this thinking, the author choose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and the discussion. First of al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this subjec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Secondly, by referring to the literature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schools, students, families, and families in the new situa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ety and other aspect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are obtained,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and school, Three aspects of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of reforming and inno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Guided by the princip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from four aspects: concept innovation, content innovatio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a new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国芝;;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文化变异功能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李希廷;周加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年06期

3 李荣汉;;美国思政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1年15期

4 郑士彦;;从职教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谈起[J];学周刊;2011年10期

5 许宁;熊小毛;;后奥运时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J];大家;2011年14期

6 ;经济转型要发挥好体制优势[J];黄金时代;2010年05期

7 齐兆雨;;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8 元建基;宋晋玲;;中西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比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5期

9 马子孔;李岩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J];大家;2011年15期

10 邹昕;王立群;;严肃游戏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英腾;;谈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赵子林;;浅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慧玲;唐桂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刘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5 陈永福;;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6 郭焱;;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8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人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9 张美琴;;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10 邱子辉;;构建三级配套体系,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靖 方小平 温成泉 张立大;抚顺经济转型面临的深层次问题[N];抚顺日报;2005年

2 李靖 张立大 方小平 作者单位:抚顺市统计局;抚顺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与思考[N];抚顺日报;2005年

3 中共吕梁市委书记 郭海亮;把握经济转型特点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马海邻 郑红;经济转型的时候到了[N];解放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车海刚;从“柑橘”到“软件”:以色列经济转型路线图[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6 记者 马跃华邋通讯员 李静;厦门大学: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角[N];光明日报;2008年

7 实习生 李慧;要强力推动经济转型促进固原发展[N];固原日报;2008年

8 东海舰队某观通旅政委 李建海;要善于激发大学生士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感[N];解放军报;2008年

9 记者 李己平 通讯员 赵广忠 付强;吉林省辽源市积极探索经济转型之路[N];经济日报;2008年

10 陈明;推进经济转型 全力做好项目争取工作[N];辽源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2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3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李立;中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6 付夏婕;论英国土地法律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张建伟;技术创新的经济转型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睿;思想政治教育在化解社会现实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2 丁月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蒋蓓敏;批评在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及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郭杨子;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1年

5 董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理论趋势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斐;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方法与功能[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倩;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过程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聂露艳;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艺术院系舞蹈教学中的功能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君红;论交往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王珊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57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57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a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