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系统科学视角下的中国大学发展

发布时间:2018-08-05 20:16
【摘要】:从系统科学角度看,大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具有多重时间尺度、显著延迟性、高度非线性、多重反馈性、广泛开放性等特征和规律。受这些特征和规律支配与制约,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级大学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当前中国大学中出现发展失衡、质量下降、道德缺失等问题,与未能把握好这些特征和规律密切相关。政府和大学决策者应积极面对大学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从系统、综合、长远的战略高度思考、谋划和组织大学内部和外部联动的综合改革,推动大学的科学发展。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s science, university is a complex dynamic system, which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such as multiple time scales, significant delay, high nonlinearity, multiple feedback, wide openness, and so on. Under the control and restriction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it is a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to build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problems of unbalanced development, declining quality and lack of morality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ailure to grasp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university decision-makers should actively fac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think from the system, synthesis and long-term strategic height, plan and organize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linkage of the university, and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华峰,韩文秀;系统科学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J];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2 江玉安;;系统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群钊;贾仁安;梁英培;;多层次多轮实地群决策法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2 唐志丹;企业识别系统的建立与更新[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3 宋波,叶文虎;从增长和稳定的角度重新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戴汝为;“人机结合”的大成智慧[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5 李彦斌,李涛,张文泉;管理科学面临复杂性科学的挑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马蔼乃;论地理科学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7 张锡纯;关于标准化系统工程及其研究对象的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8 张成阳,穆志纯,王振花;基于复杂性研究的Internet安全模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强志军;比较方法与编辑学研究[J];编辑学报;2001年06期

10 丁开盛,张学渊,梁雄健;电信网可靠性的综合评价方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清娥;坡面产流产沙神经网络模型与流域产沙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2 郭大蕾;车辆悬架振动的神经网络半主动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3 郑中义;船舶自动避碰决策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4 田光进;基于遥感与GIS的9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5 徐鸭江;企业投资策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鲁子爱;港口服务系统仿真与港口规模优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7 黄元飞;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任佩瑜;企业再造论与西部地区工业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9 胡茑庆;转子碰摩非线性行为与故障辨识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10 杨永福;“规则”的分析与建构:制度的社会网络基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建旭;技术创新空间扩散机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2 郑海霞;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3 张亚梅;公交车线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规划[D];华北工学院;2001年

4 李炳炎;南方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与实践[D];中南林学院;2001年

5 袁金彪;产品结构优化遗传算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6 田实;步入21世纪的城市设计——生命化城市设计的探索[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7 马应龙;关于循环系统的理论及其相关软件的实现[D];西北大学;2002年

8 张海燕;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9 黄春萍;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分析与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10 鲁涛;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的演进与原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宪平,唐玉光;系统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学东;黄秋爽;;解析大学办学理念[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傅霞;;论高校学习型机关的创建[J];高教与经济;2011年02期

3 ;英国名校后起之秀——华威大学[J];华人世界;2011年09期

4 张红峰;;卓越与公平:大学发展价值的博弈生存[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5 管华;梁文潮;蒋丽华;;省属工科院校归核化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0期

6 钟秉林;王晓辉;孙进;周海涛;;行业特色大学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7 龙明慧;;科技对大学发展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8 徐魁鸿;;现代大学运行机制的内涵、特征及构想[J];教书育人;2011年24期

9 李晓晨;;津沽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2011年07期

10 陈伟;;对大学学院制改革的三点看法[J];教育管理研究;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永新;;系统科学在高教体制改革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饶子和;;大学发展之我见[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Luc Vinet;;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从观察者到行动者(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4 Ian William Chubb;;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5 Richard Leigh Henry;;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新南威尔斯大学的案例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6 康翠萍;;学术自由视野下的大学发展[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Juergen Uwe Ruehe;;从交换学生到“上莱茵河高校联合会”和“弗莱堡高等研究所”——弗莱堡大学的国际合作与大学发展之路(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国际合作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8 苏经强;;师范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之人才队伍建设探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9 杨英杰;黄超;;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系统构成及其演化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蓝劲松;;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以台海两岸清华大学发展为案例[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小莉 沈戈;对常州大学发展的几点建议[N];常州日报;2010年

2 记者 王硕;李未委员建议 多举措支持省市属大学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滕嘉娣;国际化,大学发展的走向[N];黑龙江日报;2011年

4 记者 尹鸿祝 沈路涛 张景勇;大学发展:首先要过资金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记者 赵凤华 朱芙蓉;北京论坛关注国际合作和大学发展[N];科技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姜乃强;董事会:如何为大学发展出“金点子”[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赵秋丽邋通讯员 王静;大学发展要“开放、多样、共享”[N];光明日报;2007年

8 王春 通讯员 季 剑平 周月华;上海理工探索工程型大学发展之路[N];科技日报;2003年

9 记者 管晶晶邋李凝;北京论坛热议社会变革中的大学发展[N];科技日报;2007年

10 刘银中 本报驻陕记者 韩宏;创新,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N];文汇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起清;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闫亚林;高等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田华;基于知识溢出的区域性大学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侯志军;社会资本与大学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何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王永友;我国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延云;阿什比高等教育生态学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幸城;系统科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唐世纲;现代大学发展战略新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苗文玉;系统科学视域中的当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郑红午;大学学科建设进程中的学科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鄢翠霞;学术自由理念及其在我国大学的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陈星;大学教育目标—育人与制器间的冲突及协调[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艳;我国大学的学术自由思想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翟庚;“四个坚定不移”和大学发展战略[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焦颜伟;系统科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66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66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