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家庭文化背景大学生择校差异研究
[Abstract]:A survey of 47,000 freshmen from 175 universities in 3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mainland China shows that family cultural backgroun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children's choice of universitie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arents'educational level, the proportion of their children entering the "211 Project" universitie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 of Jing's children in the typ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directly the result of the selection and admission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different families, the result of the habitual function of the groups of different family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the choice of the children from different family cultural backgrounds.
【作者单位】: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新时期不同群体大学生的择校差异问题研究”(项目编号C-b/2011/01/2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7;G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军;朱文娟;;论家庭特征对未成年子女教育支出的影响[J];消费经济;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啸虎,陈玉梅;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朱学玲;图书馆教育的特点及创新[J];图书与情报;2003年02期
3 马小健,张建平;成人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析[J];成人教育;2004年12期
4 赵文波,曾超;我国农业人口问题的教育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04期
5 陈万明,赵新华;我国普通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2期
6 王志强,胡礼祥;高校学风现状、归因及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6期
7 皮江红;高等师范教育个人投资行为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8期
8 王芳,范圣福;课堂师生互动差异的理性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6期
9 晋银峰;成人教育课程建设价值取向应注重个体素质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10 查啸虎,陈玉梅;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建军;;聋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金玉梅;社会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等等;教育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徐陶;我国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谢铮阳;对我国高校在竞争环境下引入营销战略思路的探讨[D];华侨大学;2003年
4 文晶;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实践[D];河南大学;2003年
5 张昌波;走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世清;反思与重构:教育交往中的言语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祁海芹;我国社区教育运行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亚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越轨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胡蕙芳;关于我国学习型社区构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仝太景;中国转型期社会分层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2 陈成文,谭日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李红伟;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0年04期
5 王伟宜;;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6 姚先国;黄志岭;逯岩;;家庭背景与子女高等教育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01期
7 李军;朱文娟;;论家庭特征对未成年子女教育支出的影响[J];消费经济;2006年04期
8 夏仕武;中小学生择校管理的伦理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木头;; 谁来关心大学生的性需求[J];黄金时代;2002年03期
2 黄怡;;高校校规面临考验[J];黄金时代;2005年07期
3 李芸;;一名大学生对网络的思考[J];大众心理学;2003年02期
4 陈鹏程;;杭州市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J];中国就业;2009年06期
5 李义良;;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下得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1期
6 任克;;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7 陆地;;透视大学生“回炉”现象[J];黄金时代;2004年11期
8 安定;小米;细腰;;大学生,今天你上哪儿“拍拖”?[J];黄金时代;2004年12期
9 张晓f^;;如何测定大学生的MQ[J];大众心理学;2003年09期
10 张丽璇;王同奇;;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科学引导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佳琪;;大学生离传统文化有多远?[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周光凡;;大学生戏剧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钟合;大学生“逃单”拷问学子诚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6 吴应海;大学生的脑子为何“不堪一洗”[N];重庆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8 谢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话打工[N];常州日报;2005年
9 早报评论专栏葛剑雄;为什么大学生一定要住校?[N];东方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杨艳玲;大学生勤工助学报酬怎么算?[N];大理日报(汉);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7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宗桂;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琦;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10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1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