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1 09:34
【摘要】: 爱情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也随之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部分大学生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对爱情婚姻的理解不透彻,加之缺乏健康爱情观的指导,导致在恋爱中出现不少价值取向扭曲和道德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本选题来源于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研究》,(编号2008B062)。本文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在对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进行爱情观及爱情观教育调查的基础上,分四个部分对大学生爱情观及爱情观教育进行阐述:首先,结合实际分析了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明确提出新时期科学构建大学生爱情观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其次,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爱情观及爱情观教育的相关理论成果,阐述了爱情观及爱情观教育的涵义与特征;第三,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及其教育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剖析了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指出了高校大学生恋爱的合理因素及误区,分析了高校爱情观教育存在的不足及缺陷,并进一步说明产生这一现状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第四,系统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的对策与建议:一是提高认识,完善管理,加大爱情观教育力度;二是积极探索爱情观教育的原则、内容和途径;三是优化教育环境,形成高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合力。 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的研究,对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高校进行大学生爱情观教育及爱情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love view is the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n important link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many new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have appeared in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love: some college students are not fully mature in their psychology, so they do not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love and marriage, and lack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healthy love. As a resul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love, such as distortion of value orientation and lack of morality,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ir study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refore, the education of love view on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topic comes from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of Hubei Province Education Science, "the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ove View", (No. 2008B062). This article takes Wu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love view and love view education in Wuhan area,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o expound the college students' love view and love view education: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love, 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ally constructing the educational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love in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love and its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xpounds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ve and love education. Thirdly,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on Love and its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ove, points out the reasonable factor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college students' love, analyzes on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ects of the education of love view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urther explains the profound social reasons and individual reasons behi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Fourth, it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the love view of college students: first,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perfect the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the view of love; second,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principles, contents and ways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ove; third, to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Form the educational joint forces of higher education, society and family. The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lov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helpi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love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t also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of love and love mental health.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婷;;加强高师学生爱情观教育的有效途径[J];文教资料;2010年20期

2 黄萍;叶华松;;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年24期

3 顾信媛;;“工农兵大学生就是行”[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74年03期

4 苏霍姆林斯基,刘启娴;大学生如何学习[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5 洪盈;;我省高校工作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6 李莉;;选择恋爱期也属道德修养范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7 孟庆明;;大学生冰球运动会伤、病调查报告[J];冰雪运动;1983年01期

8 苏颂兴;吴端;;大学生的厌学情绪与思想教育制度的改革[J];当代青年研究;1983年06期

9 张树森;程礼池;郑光星;;对大学体育如何面向未来的初步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1984年01期

10 舒德平;;大学生理想教育断想[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宋波;召开大学生见面座谈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6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16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16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b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