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质量评价的理论建构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life is divided into four dimensions: natural life, spiritual life, social life and transcendent life. The structure of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of life includes five dimensions: physiology, psychology, behavior, environment and social support.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respectively evaluate college students' natural life, spiritual life; social life provides "environment" for natur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natur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influence social life and transcend life through "behavior".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social life and beyond life to obtain "social support."
【作者单位】: 徐州医学院;中国矿业大学;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生生命质量影响机制研究”(EIA110385) 江苏省教育厅课题“大学生生命质量现状和对策研究”(2011SJB880052) 江苏省教育厅课题“大学生生命质量及其评价”(08SJD8800053)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大学生生命质量评价”(ZZKT09182) 徐州医学院2010年院长专项人才科研基金“大学生生命质量影响机制研究”(2010KJZ14) 徐州医学院课题“徐州高校大学生生命质量常模的构建”(201005)
【分类号】:G6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国栋,徐中民,徐进祥;建立中国国民幸福生活核算体系的构想[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雯;大学生生命质量观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涛;;当代大学生个体极端行为内部心理原因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陈艳秋;;打造城市人文精神,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3 王燕;王辉;;正视大学生从众心理与其有效利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2期
4 曾威;;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5 王彤;;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09期
6 万红;;论群体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1年15期
7 范孝楚;;试论自我管理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作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0期
8 王丽;;试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7期
9 李红;李庆华;;当代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偏离现象及教育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10 耿国锋;;大学生可就业能力调查[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静;李娇;;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透析及多层次解决对策[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家口大学 缪春萍;大学生个体形象构成[N];中国信息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居正;省政协委员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N];云南政协报;2006年
3 曾天山;融合理论视域与现实视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刘金柱;解读的智慧[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阜阳师范学院 郑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融入人文关怀[N];光明日报;2008年
6 叶們;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N];光明日报;2005年
7 赵兵;多措并举加强学生荣辱观教育[N];保定日报;2006年
8 张忠家;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应“以人为本”[N];光明日报;2007年
9 李秀梅;让学生回归课堂:高等教育的新课题[N];黑龙江日报;2004年
10 何频;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学科化偏向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婷;认同视野中大学生个体组织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苗春霞;基于和谐理念的大学生生命质量及其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文静;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大学生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蔡荔;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3 潘玉芹;当代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蓝红;SRJ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朱鹏武;试论和谐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06年
6 蒋强军;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7 王健;论高校德育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世权;当代大学生个体价值取向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9 乔雪梅;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64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6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