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述评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mainly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 In the aspect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evaluation in teaching management field, the study on the connotation and attribute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the ways and mean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he allocation efficiency i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our countr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research of resource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first make clear the reasonable demand and supply of resources, secondly, pay attention to the local equilibrium and global equilibrium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hird, study the stra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fourth is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thod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he fifth i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llocation modes on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辽宁省高等教育效率分析与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G10DB007)
【分类号】:G64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传燕;;浅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杜丹;;河南省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初探[J];职业时空;2011年06期
3 冯金明;周能寿;;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考[J];理论导报;2011年07期
4 赵婉秋;石立群;;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5 李丙龙;;高等教育质量考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6 梁忠;;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调整[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7 夏晓;叶丛;;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8 陈丹丹;;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9 刘智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年02期
10 张瑞;宋玉辉;黄道坤;;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理工科高校学生骨干培养模式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占乔;高志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思路探析[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郭琛;郭琳;;基于TRIZ理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学质量协调发展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陈锡章;;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机会均等[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4 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学生贷款的偿还、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入学”研究成果集(一)[C];2004年
5 陈瑜;;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探讨[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彩虹;;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等教育农村社会服务的特点与态势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史志谨;;发展成人高等教育 促进高等教育公平[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媛;高鹏;;高等教育大众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影响分析[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10 左崇良;;和谐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锋 车海刚;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唐景莉 万玉凤 毛帽;高等教育大众化惠及国防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记者 董学清;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也应“普通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刘永瑞;高等教育大众化 我们的必然选择[N];河北日报;2000年
5 陆长福;多形式 多渠道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N];河北日报;2000年
6 孙薇;高等教育大众化重“量”更要重“质”[N];人民政协报;2004年
7 李纪泽 古国真 通讯员 岳宗;高等教育大众化[N];深圳商报;2004年
8 黄藤;高等教育大众化探讨[N];光明日报;2000年
9 詹福瑞;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N];河北日报;2000年
10 谢颂凯;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N];海峡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瑜;论陕西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湛俊三;地方高校战略联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梁淑红;利益的博弈: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利霞;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及其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卢晓梅;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孙红梅;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孙玉杰;以成长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智英;技术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魏小琳;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和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观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史芸;我国教学型大学合理定位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虹;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探析[D];西北大学;2008年
4 董秋月;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5 刘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校收费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英;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7 包卓;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涛;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院校研究模式的构建[D];重庆大学;2007年
9 孙洁;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新疆大学;2008年
10 牛志英;美国社区学院研究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64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64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