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10-31 09:29
【摘要】:本文通过对2011年全国8个省30所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尽管我国政府通过大量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但出于对发展前景的担忧,只有少数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且体现出明显向东部流动的倾向;人力资本、家庭背景、学校背景和求职岗位情况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到基层就业的学生大多在这些方面处于较弱势地位;他们在基层工作的职业地位、学用匹配度、起薪和工作满意度都相对较低。
[Abstract]: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sample survey data of 30 universities in 8 provinces in China in 2011, this paper finds that although our government has adopted a large number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encourage college graduates to take up job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hey are worri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nly a small number of graduates work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the tendency to flow to the east is obvious. Human capital, family background, school background and job situation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grass-roots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most of the students in the grass-roots employment are in a weaker position in these aspects; Their job status, academic fitness, starting salary and job satisfaction are relatively low.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09&ZD058) 北京大学2011年才斋奖学金项目(CZ201114)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赵宏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与大学生择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钟云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求职[J];高教探索;2011年03期

5 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6 文东茅;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7 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8 鲍威;李炳龙;;谁失业、谁就业、谁升学——2003年-2009年中国高校学生毕业后发展路径选择的观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9 钟秋明;文东茅;;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失衡及其对策[J];求索;2007年09期

10 杨娟;孟大虎;岳昌君;;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家理;;职业定位引导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突破口[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2 王冰;;家庭背景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徐敬建;;西部地区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报告[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6期

4 袁畅彦;;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22期

5 苏文平;张小菊;周宏岩;屈智勇;;构建中国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陈方红;;教育过度:基于家庭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刘颂;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岳昌君;;中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9 陈良q;杨钋;;我国高职毕业生内部就业优势的经济计量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10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秀香;;城乡籍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差异比较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岳昌君;;中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3 叶忠;;近20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杜屏;;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及其个人影响因素[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温海燕;;浅谈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文少保;;我国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开发策略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王冬梅;蔡文伯;;新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生失业的影响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翁光兰;;试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朱宁洁;;劳动力市场与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决策[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王鹭娟;李朝平;;“教育过度”问题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陈江生;基于系统观的迁移型农村人力资本疏导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柴国俊;大学毕业生初始工资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高耀;人力资本与家庭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刘艳茹;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詹一虹;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韩秀华;中国二元教育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农郁祺;市场导向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莹;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胜兰;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D];湘潭大学;2010年

4 沈洁;职业心理测验在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中的效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延德;大学生在校期间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胡永欣;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柴剑;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机制探索[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海燕;大学生就业取向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蔡伟;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的角色定位[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宋辉;大学生择业观调查与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昌君;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3 王明进;岳昌君;;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计量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4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赖德胜;;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与防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潘石;;中国“高学历失业”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8 莫荣,刘军;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发展;2003年08期

9 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莉;大学生求职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金帅;;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4期

2 孙彦彬;;关于高校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5期

3 刘锦华;;引导与服务相济 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4 张智洪;;浅析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11期

5 胡永青;徐颖云;;高校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途径选择[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14期

6 刘金科;;加强基层意识教育,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08期

7 张紫军;唐莉;陈兴国;田里;;重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7期

8 董毅;;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探索与举措[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14期

9 曾泽鑫;;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长效机制建设的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同果;;论大学生基层就业“五导”服务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玉琢;刘立静;;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2 冯彩玲;时勘;张丽华;;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的影响——基于高校毕业生的追踪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李冰峰;李放;刘玉莲;陈丽梅;;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浅析[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鲍威;;民办高等教育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新市场的形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杨敏;;解放思想 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6 沈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前景[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7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杜锋峰;;高校档案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从高校档案馆近年来人员结构变化说起”[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李凤琴;;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和转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A];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改革与创新——甘肃省高校档案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姜海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体制性障碍分析[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晋晖;走出都市 到基层就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2 ;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哪些就业优惠政策[N];人民日报;2004年

3 ;各地做好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本报记者 李永平;高校毕业生:为自己定好位[N];山西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毛传来 通讯员 方W,

本文编号:2301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01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0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