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儒家思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Abstract]: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mode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humanism of Confucianism requires that the goal of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college students. The thought of "Xiuren" indicates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Ren De" thought and the way of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in the choice of educational content, the thought of "the unity of self-cultivation and self-cultivation" provides the method guidance for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thought of "the unity of God and form" inspires us to establish the safeguard mechanis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SJB880066) 连云港市2011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LKT27)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魏义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学术交流;2008年11期
2 李亚东,陈家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娟;;《世说新语》“以”字处置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崔嵬;;从《罗密欧与朱丽叶》解读悲剧的“诗”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3 刘飞;;浅议《礼记·中庸》及其现实意义[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4 谭云华;赵锦华;;论阮籍的生命焦灼[J];长城;2011年08期
5 牟宏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整合模式初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赵科印;;张戒“意气”说浅论[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7 何琦;;孔子与中国政治[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万小丽;付晓东;;《论语》教学与“信”字解读[J];大庆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9 薛宝生;;论“踵事增华”的三种实现方式[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2期
10 谭绍江;;孟荀人性论的再审视[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涛;;德性的荒野及其拯救[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胡宏哲;;《尚书》与早期儒家道统关系考[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祝勇;革命语境下的语言暴力[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4 李剑虹;自然与自由:庄子身体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邱世鸿;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6 郝永;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谷生然;社会信仰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胡宏哲;《尚书》与《逸周书》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蔡英余;南宋工笔花鸟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艳;新时期家庭伦理道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舒红辉;先秦儒家义利观与现代经济伦理的架构[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冷兰兰;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干艳娟;宫体诗创作题材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陈芳;宋代儿童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庄晓芸;借鉴儒家文化普及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覃家张;论冯契的“一致而百虑”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文芳;李见罗止修之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达颖;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邵来成,任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依桃;冼锦华;吴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肖颖;刘连新;;关于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4期
3 马晓芳;;浅析新时期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4 周炎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5 元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0期
6 韩非;张剑;;当前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年02期
7 甄碧玉;;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2009年06期
8 曾玉爱;谢玉兰;;大学生生活目标状况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年09期
9 左霞;;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10 郑乐平;;辅导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金明;陈蕾;谷荣;;专业课教师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心理教育工作的探讨[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方鸿志;;心灵七彩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郭辉;李蔓荻;祖娜;;加强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探索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北京化工大学[A];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2006年学术研讨与工作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6年
5 ;中国政法大学[A];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2006年学术研讨与工作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6年
6 陈伟红;陈文媛;;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健康成长[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北京理工大学[A];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2006年学术研讨与工作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6年
8 林文卿;刘猛;;谈高校辅导员对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9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耿建扩邋傅春秘;秦皇岛“大学生低保”何以闲置[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王勇;留住大学生“村官”好处多[N];海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旺;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8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宗桂;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13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13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