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精神交往探究

发布时间:2018-11-10 12:53
【摘要】: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崇尚自由的群体,渴望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沟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进步,其日益成为大学生精神交往最为重要的手段。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进行精神交往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网上交友、游戏娱乐、实现自我。此外,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精神交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应当从提高大学生个人修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规范化管理等方面下手,内外结合,多管齐下,促进大学生精神交往健康发展。
[Abstract]:As an active and free group, college students are eager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at the spiritual level.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in the network society mainly includes acquiring knowledge, making friends online, playing and entertaining and realizing themselves. In addition, in the network society,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spiritual inter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e should start from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 cultivation, carrying out targeted educati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d so on, combin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multi-pronged, and so on.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宣传部;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网络组织引导管理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j2xcy9110310) 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当代大学生文化生活研究”(项目批准号:j2xcN5100040) 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基于广州地区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研的网络道德培育研究”(项目批准号:j2xcd210016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彬;;基于“网络社会”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德育问题研究[J];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09年03期

2 林莉,杨海燕;网络社会的校园文化建设[J];理论与改革;2001年05期

3 吴殿华,曹鸣歧;网络传播与高校德育教育[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4 金祖庆;网络社会大学生自我教育调查报告[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7期

5 范宇刚;韦吉锋;;浅析网络社会发展对未成年人德育的促进作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段满江;;网络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01期

7 陆玲,艾菊梅;网络社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0期

8 程东阳;网络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陈巧玲;谈大学生网络伦理精神[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田霞;邵晨昱;;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彭景阳;;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与个体的自我异化——兼论大学生网络生存方式的思想和行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林国宏;;荣辱观与当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3 李维生;;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挑战与对策[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檀江林;;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危害与治理[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5 陈洪涛;;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影响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陈晋文;万伟伟;;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三观”建构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思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陈伟;周颖华;;失范到规范:信息化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自然性影响力的发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8 徐建婷;袁冬青;;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及对策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书评人 林东林;大学何以成为大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高等职业学院 侯建生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李传梁;新世纪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思考[N];中华新闻报;2008年

3 夏跃平;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三种师生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组成员 韩振峰;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5 山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 王京军;培育基于互联网学习的先进文化[N];证券日报;2003年

6 成之 任松筠;大学生网恋调查[N];新华日报;2004年

7 张北坪;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周楠;听开业专家破解大学生创业“瓶颈”[N];解放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秀兰;交往中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光泉;网络技术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2 张薇;网络社会高校德育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5年

3 姜岩;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陶楠;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5 王照华;试论网络社会中大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曲志钢;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卫;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耿涛;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家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何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22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22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4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