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5 15:28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我国现阶段高职大学生通过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教育,从而具有从事一种或一类社会职业和社会工作的能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较高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职业人。随着中国社会不断的发展,社会对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而职业能力的提高是以职业态度的端正为前提,并始终存在并贯穿于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中,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态度的高职大学生就成了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现阶段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离不开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和教育,要使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向和职业行为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职业道德规范的良好的职业态度要求,就必须要按照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职业态度产生的规律,采取有力举措来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使其成为社会用人单位欢迎的较高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无法代替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本文重点从高等职业院校自身条件和办学情况角度出发,研究和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问题。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职业态度及其四个方面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举例介绍分析了良好职业态度必备的素质要求,包括认真对待每一份职业、改变自身小毛病,加强职业态度及自身修养和知难而进,而不能知难而退三个方面;再次,,对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培养进行了界定,认为大学生职业态度是可以通过自我锻炼、教育培训和职业实践等途径逐步形成和提高的,高等职业院校应重点培养学生与自身职业发展有关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态度;最后从有利于职业素质提高、有利于尽快适应社会需要和有利于事业成功三个方面阐述了良好职业态度培养对大学生的意义。 第二部分对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培养的五个基本内容分别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整个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大学生个人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对择业态度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分析了良好择业态度的五个方面的表现;其次,通过对单位及学生的调查得出社会对从业人员敬业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职业院校大学生敬业意识已经弱化,职业院校更应加强高职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再次,通过对职业院校大学生不乐业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从让学生产生乐业动机、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树立职业荣誉感、充分认识职业环境、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培养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等六个方面来培养现阶段职业院校大学生的乐业精神;然后,从课程结合和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为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勤业精神提出建议;最后,阐述职业院校应在夯实基础、构建实践体系、注重宣传引领、注重可持续性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奉献精神培育。 第三部分通过对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的方式,对职业院校大学生和职业院校自身进行了积极地探讨,对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和自信心、职业院校大学生对择业有苦恼和压力、就业单位的选择倾向、职业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标准、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地域的选择和薪金的期望值六个方面的问题及学校自身存在的应试教育惯性地影响、传统高等教育理念对良好职业态度培养的冲击两个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调查依据,认真分析总结了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培养缺乏特色、课堂教学与之相脱节、未提供有效的实践环节四个问题,提出了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六个方面的原因。 第四部分从高校角度出发,提出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培养应该围绕创设职业院校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培养的校园环境、优化大学生职业态度教育、使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培养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组织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和建立有效的测评机制等五个途径来逐步实现。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文毅;;大学生乐业教育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0年06期

2 张贵海;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德育实效[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3 郝宇青;试论弘扬敬业精神[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黄寿泰;;浅析毕业生择业心态 加强就业指导[J];化工高等教育;2006年01期

5 张林娜;;修炼你的职业心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05期

6 ;业精于勤成于“随”[J];科技创业;2007年08期

7 王俊华;;重新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8 孙宸;论高校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童乐廷;;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大学生勤奋学习[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周耀华;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J];现代企业教育;2001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帆;我国当代大学生择业观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安建良;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伟丽;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萍;新形势下民办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5 陈世改;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D];安徽大学;2011年

6 李肖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7 代祖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8 陈志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勇;我国高校办学模式多样化趋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邵永同;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择业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65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65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8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