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文化与传统

发布时间:2018-12-21 18:11
【摘要】:大学文化是一个外延更宽的概念,我们讨论大学文化与大学理念的关系,大学文化与大学课程的关系,并分析大学文化的特性,大学文化的建设与传统的形成。
[Abstract]:University culture is a broader concept.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culture and university ide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culture and university curriculum,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tradition.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6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吴玉军;;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失落——考察前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刘新科;;“学习化社会”理论与大学教育——赫钦斯“学习化社会”思想解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屈光峰;胡适的哲学史观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陈育德;灵心妙悟 感而遂通──论艺术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张传开;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王成华;西方古典哲学对实体的追究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雨;;论词学元范畴“情”[A];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洁;李艺;;孔墨教学思想之异同及其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陈伟;;从牧师到教师:英国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变革——以十九世纪的牛津大学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柳洲;陈士俊;;试析学术会议及其知识创新机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7 李碧虹;;政府在高等教育融资中职责转变的原因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罗向阳;解飞厚;支希哲;;公立大学的契约结构、相关的机会主义及其规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罗翊重;;千年逻辑之争 终成合和之解——对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之根解析[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刘晓光;董维春;;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初探[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谢亚兰;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及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红梅;菏泽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业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彭淑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修丽娟;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罗旭虹;论大学决策权力运行[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晖;杨建文;;在文化自觉中坚守和发展“兰大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17期

2 韩伟才;钟彬;;不同传统下的大学精神——以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为视角[J];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03期

3 张传燧;;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传统大学精神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4 黑夜起舞;;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11期

5 孙兆泽;大学理性之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20期

6 王玉柱;;大学素质教育应注重大学精神的熏陶[J];吉林教育;2008年31期

7 庐岩;;守护好大学的精神家园[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7期

8 岳阳;;从软实力角度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理论观察;2008年05期

9 肖雪慧;;精神回归之路才是希望之路——再谈大学精神[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04期

10 杨耕身;;从西南联大看大学精神[J];新西部;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宝康;;网络上的评论:长城保护需要全民文化自觉[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2期[C];2007年

2 马晓琴;;当代回商的文化自觉——以三营的回族商人为例[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3 陈志强;;论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文化自觉[A];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Ⅱ)[C];2003年

4 王梓坤;;论大学精神[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5 汤一介;;文化自觉与问题意识[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6 言恭达;;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转型与文化自觉[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东玲;林跃忠;;唤醒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软实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8 曾祥铣;胡长斌;;关于“文化自觉”的讨论[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建军;;文化自觉、文化传统与社会学研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旭峰;;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和平(作者为四川大学校长);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川大精神[N];光明日报;2004年

2 顾玉平;谈谈大学精神[N];南通日报;2007年

3 杨清媚;费孝通海外撰述中的文化自觉[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巫宇军;继承并培育文化自觉[N];团结报;2010年

5 王海鹰 陈灏;提升文化软实力应成为政府文化自觉[N];中国信息报;2010年

6 全国政协委员 仲呈祥;敬畏经典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张淑君;时代呼唤文化自觉[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 刘智;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做好文史研究馆工作[N];云南日报;2011年

9 本报评论员;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N];湖南日报;2011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 方立天;宗教媒体与文化自觉[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常艳芳;大学精神的人文视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军科;当代社会发展: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张瑞堂;文化自觉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戴大明;“读经”与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8年

6 张瑞芳;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孙丽君;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艺术经验[D];山东大学;2005年

8 吉尔嘎拉;游牧文明:传统与变迁[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翠莲;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涛;论大学精神与校园景观的人文营造[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宋晓云;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师与大学精神[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新伟;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精神的缺失与传承[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艳;大学精神与现代大学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5 田起香;论现代大学形象及其塑造[D];吉林大学;2009年

6 黄洁莉;论和谐校园构建中大学精神的培育[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祖霞;大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瑞;试论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塑[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俨;大学精神的缺失及其培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10 封连武;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大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89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89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1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