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博弈分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Abstract]:How to encourage college teachers to work hard and create high leve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is a realistic subject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generally face at present. Based on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game model of college teachers' salary incentive from the two angles of one-off dynamic game and repeated game. Through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game mod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and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salary design of encouraging college teachers to work har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teachers' compens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start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providing competitive salary, implementing broadband salary grade and establishing perfect performance salary growth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基金】:高等教育学会薪酬管理研究分会立项课题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雷勇;蒲勇健;;委托—代理下人力资源有效激励模式与退出机制设计[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玉林;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西林;公司经营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开平;传统委托代理模型的理论拓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军,侯光明,甘仞初;政府对研究与开发补贴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郝辽钢,刘健西;激励理论研究的新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李仕明,唐小我,曾勇;产权化激励机制的定量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王愚,达庆利;基于企业成长函数的激励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张屹山,王广亮;论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委托代理关系[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1期
6 赵琛徽;知识员工雇佣管理模式研究——基于SHRM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8期
7 姚先国,翁杰;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2期
8 甄朝党,张肖虎,杨桂红;薪酬合约的激励有效性研究:一个理论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9 缪文卿;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国有企业经理内生激励机制[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10 庄伟钢,胡汉辉;基于不确定性决策的报酬制度[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楼;;高校薪酬激励机制的理论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文辉;张平;;高校教师薪酬激励系统要素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刘维民;张克顺;;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的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戴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1期
5 黄鹤;马香媛;陈晓虹;;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以浙江省高等院校为样本[J];浙江学刊;2008年04期
6 马香媛;黄鹤;;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以浙江高校为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王军;;基于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激励机制探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年06期
8 唐小惠;;论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激励机制[J];企业家天地;2010年12期
9 王萍;张宽裕;;浅谈高校薪酬激励的3P模式[J];人才资源开发;2006年03期
10 刘海波;张丹;陈龙;;高等院校薪酬激励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正刚;寇海莲;;论E-learning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影响[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宋琛;韩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张宁俊;朱伏平;;中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高兰芳;;利用地方红色旅游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以北京地区为例[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雷三容;;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涛;胡学钢;陈秀美;;基于数据挖掘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析[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陈雷;;教不严,师之惰[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8 王桂荣;张雪慧;王娟;;我校大学生创造学教学与研究的问题及对策[A];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杜可军;陈景元;骆文静;;教研室强化师资培养的思考与实践[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10 司树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与重构[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宏;我省高校教师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N];江西日报;2001年
2 ;高校教师热衷出国深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中科院院士 林群;建议高校教师普遍做科研[N];光明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张梦薇 郑巧;高校教师校际流动现状调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基地 执笔 湖南科技学院院长、教授 邓楠;高校教师应做终身学习的标兵[N];湖南日报;2011年
6 李春生;引导——高校教师的责任[N];中国建材报;2000年
7 记者 王晖;我省高校教师不离岗 学生不停学 师生不离校[N];河南日报;2003年
8 郑仰成;首先要做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N];山西日报;2005年
9 记者 梁小燕;解决好高校教师住房问题[N];人民代表报;2009年
10 湖北经济学院 潘爱武;高校教师亟待提升信息素养[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爱敏;我国公立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2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关云飞;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天印;基于系统模拟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成琼文;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周春燕;复杂性视阈中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8 马跃如;高等学校教师激励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赖铮;高校教师的人性化管理:生命关爱和价值发挥[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吕杰;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晋京;高校教师薪酬激励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2 章雷;我国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易鸣;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完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4 郭凌云;美国PFF项目对我国高校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明月;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问题探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卢小青;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胡静;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与能力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赵冬花;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李可;高校教师学习需求调查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10 惠连晓;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10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1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