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学生评教行为偏差研究——基于南京仙林大学城若干大学的分析
[Abstract]: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uarantee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re are deviations in students' behavior of evaluating teaching, which are mainly caused by evaluation of teaching, malevol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random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nd abandonment of evaluation of teaching. The direct reason lies in some compulsory regula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mproper guidance of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to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while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e deviation of the orientation of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nd the fact that the operation of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interests of students.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scientifically position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try their best to perfect the system design of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nd construct the basic point of close 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nd students' interests, so as to promote teachers to improve teaching and serve students according to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asic goal of satisfying the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6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诸葛剑平;;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实现评教有效性的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尤正梅;学生评教的文化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洋;基于个案调查的学生评教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义兵;解构与整合:网络发展对制度化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刘尧;关于教育评价学理论体系的思考——从我国的教育评价学研究谈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李世美;;从市场供需理论角度对学生评教制度的批判[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沈玉顺,陈玉琨;运用评价手段保障高校教学质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张祥明;一种新的教师评价观:发展性教师评价[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杨湘清,胡耀荣,杨健康;学生评教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兼论学生评教的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6期
7 潘涌;论课程创新与教学创造力的解放[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8 雷敏;论提高高校学生评教质量的方法和策略[J];高教探索;2005年01期
9 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叶显发,王伶俐;关于教育评价实证范式的思考──兼议教育评价实施中的负效应[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军;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邓菊香;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婷;;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2期
2 何广杰;倪天军;杨志军;;基于校园网的学生网上评教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9期
3 白菁;张健;蒋云;;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改革刍议[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09期
4 陈清龙;;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7年02期
5 李广达;;高校编制:淡化篱笆墙的影子[J];干部人事月刊;2001年11期
6 谢小虎;;高校网络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7 陈如林;;高校如何实施贯彻计量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2年01期
8 王印杰;吴洪峰;杨云英;曹家麟;;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危机管理体系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9 苟增强;袁金德;;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10 鞠建峰;;试论专业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相生;孟雪征;郑晓英;;创造教育的内涵及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杜月升;;知识生产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余秉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监督工作[A];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李勇;;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林武萍;尹析明;;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6 童宣海;;我说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7 张婷婷;;加强服务意识,,创新高校教务管理[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杨敏;;浅析影响高校政府采购效率的因素及对策[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瑞亮;刘毅;;浅议高等学校招标档案的管理[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景芝;柳治仁;;构建有效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思考[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源;学生评教有特色[N];中国电力报;2001年
2 记者 陈文锋;13个市都有高等学校[N];法治快报;2008年
3 霍铮;我省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N];太原日报;2008年
4 记者张策;扎实搞好分析检查阶段工作 着力推进高等学校科学发展[N];天津教育报;2009年
5 山边;37部教材获全国高校优秀测绘教材奖[N];中国测绘报;2010年
6 记者 焦新;《高等学校保密知识手册》出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科首席专家 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劳凯声;高等学校的行政化问题及其改革[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李雪林;学生评教起争议[N];文汇报;2004年
9 通讯员 刘文初 叶若兰;黄冈师院拥有4个“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N];黄冈日报;2009年
10 全国人大代表 民革河北省委会副主委 廖波;高校不能没有大师[N];团结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天天;我国高校技术资源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吴宏翔;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马焕灵;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明浩;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邢周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云辉;高校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2 凌杰;高校目标管理共有要素系统与路径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欢;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性质与地位[D];吉林大学;2005年
4 杨耀;高校作业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谭斌;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理论与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积勇;高等学校现金流量表的设计与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李晓杰;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学分制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学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杨光(日韦);网络时代与高校德育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志刚;高等学校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10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10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