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群体学科发展比较——基于ESI数据库的计量分析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ESI database from 2002 to 201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utput scale, influence and subject structure of the first 1% of ESI in C9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Australi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utput scal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9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surpassed that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at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is still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but the development speed is very fast. And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subject influenc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cale development. The subject structure of C9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the subject structure is uneven, engineering, material science and other disciplines have advantages in the world, biology, medicine, space science and other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s are relatively backward.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一级课题“学位点发展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0W08-2) 重庆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促进高校加强学位点发展与建设的策略研究”(编号:2010JGXM25)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9.1;TP31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文兵;;学术卓越与一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8期
2 张杰;;用国际一流标准开展院系中长期评估[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20期
3 邱均平;赵蓉英;马凤;;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2010)[J];评价与管理;2010年04期
4 顾秉林;胡和平;;百年清华 永创一流——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5 贺美英,王大中;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的动员令──学习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体会[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11期
6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4年Z2期
7 杨卫;以一流大学建设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Z2期
8 周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21期
9 张圣坤;;加快高教国际化进程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J];群言;2002年06期
10 徐超富,彭立威;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还缺什么[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高教科研课题《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模式研究》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2 刘瑞涵;吴春霞;桂琳;;浅谈人才培养中的学科与专业建设[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任露泉;;高校科技创新的认识与实践[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丽红;;江苏某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绩效的灰色定权聚类分析[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朱平;;探析高校学报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6 曹小林;赵涛;周孑民;周萍;;优化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抓好学科建设[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7 丁邦平;;科学教育(学)学科建设三题[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刘鹤成;;浅议学术交流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9 孙桂芳;王永权;仲实;包志宏;;重大科技专项给高校学科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A];第二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医学科研管理处(科)长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德英;;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建设与本科教学的探索[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宏伟;一流大学不是靠合并而成的[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罗晖;造就杰出创新人才研发顶天立地成果[N];科技日报;2006年
3 剑平 茂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N];新清华;2006年
4 剑平;全面落实“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 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N];新清华;2006年
5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何超;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制度创新是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何超;建设一流大学 制度创新是关键[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郭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缺少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黄蔚 通讯员 清欣;走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人才孵化器 振兴新引擎[N];徐州日报;2010年
10 边丽霞 涵薏;战略先行创佳绩[N];上海科技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刘小强;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D];厦门大学;2008年
4 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王耀刚;高等学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王梅;基于生态原理的学科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夏桂华;基于层次定位的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胡炳仙;中国重点大学政策: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昀;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湖南大学;2005年
2 于文波;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3 栗新;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京;地方高等学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立伟;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大学学科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李华;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金京姬;合并重组的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晓燕;中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探析[D];河海大学;2007年
9 余珊珊;紧缺人才培养背景下的上海市高校学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单佳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07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0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