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高校科技资源协同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30 16:22
【摘要】:在区域创新体系中,高校是重要的创新主体之一,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对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受到诸多要素的影响,这也决定了建立高校主导的科技资源协同配置模式的重要意义。 本研究分别从基于全社会配置主体的高校外部科技资源协同配置与高校内部创新团队间科技资源协同配置内外部两个层面解答了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高校科技资源协同配置存在的问题。在对其背景和现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高校科技资源协同配置模式。对于外部配置主体间的协同配置问题,构建了高校科技资源协同配置影响因素结构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拟合和统计分析,研究了高校与其他外部配置主体间的关系,并提出高校科技资源协同配置的有效互动机制——高校主导的协同配置模式。基于互动机制中存在的内部科技资源配置问题,以高校内部科技资源配置的典型主体——高校内部创新团队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校内部创新团队成员之间科技资源协同配置的博弈收益矩阵,并运用演化博弈模型来说明高校内部创新团队的策略选择,为高校内部创新团队间的科技资源协同配置设计出有效的主动式信息交互机制做理论基础。基于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最后使用知识生产函数对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高校科技资源协同配置的效果做实证研究,选择了最典型的三个外部配置主体——高校、企业以及政府,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知识生产函数模型。 本文最终得出:以高校为主导的科技资源协同配置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可以推动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配置的良性循环,达到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对于高校外部科技资源的协同配置,通过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在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产生影响的因素中,除了研究机构,其他几个配置主体的科技活动都会对高校的科技资源配置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政府的影响最大,企业次之,而且他们之间的差距有着缩小的趋势。为此,综合全社会各要素,可以将高校、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创新平台系统的联系在一起,整合成以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中心,加强高校的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庚家;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SD模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郭丽娟;仪彬;关蓉;王志云;;简约指标体系下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基于主基底变量筛选和主成分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2011年07期

3 吴家喜;彭洁;;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内涵及驱动因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12期

4 刘凤朝;徐茜;;基于计算实验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优化研究[J];管理学报;2011年12期

5 李彩霞;戴磊;宋微;王戴尊;;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年01期

6 李晓东;;市场导向下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探索[J];改革与战略;2014年02期

7 吴杨;苏竣;;高校基础研究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性分析:1991-2008[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8 宁连举;牟焕森;;以人为本的创新资源整合观辨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张可云;傅帅雄;;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长沙城市核心竞争力研究[J];湖湘论坛;2011年02期

10 黄燕;创新理论的演进及近期研究进展[J];江汉论坛;200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管顺丰;产业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项杨雪;基于知识三角的高校协同创新过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章益均;吉林省科技型企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胡寅龙;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1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21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4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