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小而精”:后发新兴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以韩国浦项科技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9-07-31 19:34
【摘要】:韩国浦项科技大学是后发新兴世界一流大学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具有"小而精"的显著特色。浦项科技大学"小而精"的特色发展战略既是其积极应对时代挑战的理性选择,又是基于对自身发展愿景的准确定位。在"小而精"特色发展战略指导下,浦项科技大学通过延聘世界一流师资、培养世界一流科学家、精选特色学科和确定重点领域、开拓多渠道经费来源以及"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等举措进行精深实践,成功实现了学校的迅速崛起。作为"后发"大学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浦项科技大学的成功为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理念借鉴和实践参考。
[Abstract]:Pu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Korea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in the emerging world, and its development has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nd fine".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uc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not only a rational choice to actively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times, but also based on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its own development vis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mall and fine" characteristics, Pu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successfully realized the rapid rise of the school by employing world-class teachers, training world-class scientists, selecting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s and determining key areas, opening up multi-channel sources of funding and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l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As a classic case of leapfrogging development of "latecomer" universities, the success of Puc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s conceptua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49.3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建梁;陈瑶;;后发外生型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模式述评[J];高等理科教育;2010年02期

2 喻恺;田原;张蕾;;后发新兴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的特点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周锋;蔡晖;;企业与高校成功结合的产学研模式——以韩国浦项制铁公司和浦项工业大学的合作为例[J];中国基础科学;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明忠;;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2 田原;喻恺;;亚洲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模式[J];复旦教育论坛;2013年01期

3 孙惠敏;;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的制度后发优势[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高黎;;香港高校师资国际化研究[J];教育评论;2012年05期

5 高黎;;特色和创新: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索丰;韩国大学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原;亚洲顶尖大学的师资模式[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赋桂,罗燕;国际合作:印度理工学院的一流大学之路[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叶菊艳;;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近亲繁殖”防范制度的演变及其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3 郑成宏;科学家的摇篮──浦项工业大学[J];当代韩国;1995年01期

4 仉建涛;略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方式[J];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5 何显明,揭扬;“四小龙”经验与中国现代化道路[J];当代亚太;1996年02期

6 楼艳;顾建民;;香港科技大学崛起的成功之道[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11期

7 石鸥;;大可能强但不一定强——关于大学合并扩张的几点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8 王成云,阎红梅;改革中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J];高教探索;2005年06期

9 陆登庭,阎凤桥;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唐晓鸣;;开辟新路与全球视野——略论南方科技大学的创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莱祥,熊庆年;开放 动态: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标准形成的基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2期

2 王炳照;谈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与个性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朱科蓉,李春景;制度创新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2期

4 王握文 ,钟华;向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迈进[J];国防科技;2003年09期

5 刘志荣;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李宁;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几个问题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7 董纯蕾;张炯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J];视野;2006年07期

8 ;牛津大学校长清华演讲:聚焦21世纪世界一流大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年06期

9 梅文权;关于把公安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构想[J];公安教育;2000年08期

10 李化树;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树印;;忆传统 话一流[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2 倪维斗;李政;李宇红;;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务必找准基点——兼谈改进论文博士的招生与培养[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勇;;若干世界一流大学成本结构的实证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闵维方;;实践“三个代表” 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方法[A];山东解剖学会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李勇;闵维方;;若干世界一流大学成本结构的比较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崔芳菊;李振;;建设同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餐饮服务体系——《北大餐饮改革五年纪录片》文字稿[A];发展与创新——北京高校后勤饮食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8 杨福家;;从2004年诺贝尔奖看一流大学(摘要)[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大会特邀报告汇编[C];2004年

9 陈红;稽世山;骆淑萍;;注重引智成果,建设一流大学[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10 郑国庆;;美国高端大学的特点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婵;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N];北京科技报;2010年

2 记者 云仲;加强党建工作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我校召开全校党建工作会议[N];新清华;2010年

3 吴晶 赵超 郭曼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基[N];工人日报;2008年

4 宋莹 徐宇江 陈晓春;共谋一流大学建设大计[N];新华日报;2005年

5 浙文;有“一流”收费为何无一流大学[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郭立场;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基本模式[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滕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清华大学校长 顾秉林 党委书记 胡和平;百年清华 永创一流[N];人民日报;2011年

9 记者 韦忠南 李保林 张磊;“钱学森之问”的现实求解[N];湖北日报;2011年

10 仇方迎 李凝;世界一流大学看好中国优质生源[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玲;大学组织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任喜峰;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米俊魁;大学章程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谢亚兰;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及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王文;我国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杨福玲;大学国际化发展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袁琳;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查岚;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影响及大学的应对[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黄姗姗;印度理工学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 胡秀英;阻碍我国大陆出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曾倩;中国“985工程”平台/基地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伟娟;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原因探究[D];河南大学;2006年

6 齐永芹;陆登庭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河南大学;2007年

7 田原;亚洲顶尖大学的师资模式[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程术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捐赠及其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张似阳;我国大学科研职能的历史考察与发展对策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晶;哈佛精神的形成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1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21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c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