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美地方大学和地方的共赢模式
[Abstract]:The state universities and interaction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as the city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rely on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establish cooperative strategic coalitions with local governments, industry enterprises and so on, which not only solve the major local problems and promote the loc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greatly promote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is kind of coordinated and win-win model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loc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 for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schools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基金】: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地方高校战略管理研究——以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发展规划为例”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11YJA880149
【分类号】:G64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华;大学服务职能拓展的世界性努力——美国和中国个案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劳凯声;中国教育如何应对WTO的挑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付姣;;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张继明;;从莫雷尔到威斯康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之道[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4期
5 甘永涛;周雁;;相互作用模式:美国市区大学治理结构的一种选择——以休斯敦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0年02期
6 孙健;;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刘楚佳;美国地方院校的发展及对广东中心城市大学的启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谷冠鹏,王艳玉,闫树涛;学科价值链:一个关于学科建设的系统分析模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年03期
9 王英;帅全锋;;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及特点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年04期
10 王保华,张婕;大学与社会共生:地方高校发展的模式选择——从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看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余承海;美国州立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志刚;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综合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和飞;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刘晖;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D];厦门大学;2007年
9 任钢建;美国社区学院升学与就业双重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郑利霞;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及其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勇;兰州大学科技服务社会功能体系及其未来发展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史伟;伯克利加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曾上尧;高等教育地方化政策对地方高校发展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曾梅;美国社区学院转学教育功能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成春燕;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程真;高等教育的专业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梁健男;内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民办高校发展的路径选择[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杜嘉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树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兼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与苏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10 张元树;中心城市高校的地位与办学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焕矗;李次然;韩建儒;;访问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科学系[J];国际学术动态;2003年03期
2 冯好娣;;在香港城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J];国际学术动态;2004年06期
3 王占国;;斗智斗勇填志愿[J];高考金刊;2010年Z1期
4 严娟娣;;城市大学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以嘉兴电大为例[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郭显光;香港的统计教育[J];统计研究;1997年06期
6 鄢烈山;;李洋的幸运和我的愧疚[J];语文新圃;2006年05期
7 李莉;丁肇文;;我在香港读大学[J];晚报文萃;2007年08期
8 ;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教授周定轩:数中乾坤[J];数学教学通讯;2009年Z2期
9 白雪;曹启乐;;大学与中学的衔接[J];世界教育信息;1998年12期
10 华灵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大学的定位与发展[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前言[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2 ;会议日程[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薛良金;容启宁;;前言[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6年
4 (?);宋智宁;;前言[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5 林杰;;杰斐逊与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别梯·H.费尔发克斯,86岁 使年轻人有所差别[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准确定位 持续超越——“2010·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分论坛综述[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8 ;主题:传播与社会之间[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司尔玛·豪斯尔,77岁 老兵的辩护人[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肖秦;;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法兰克·比·白萨克教授来石讲美中关系、人类文化学[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5第2期)[C];198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晓琳 实习生 余琳 王国平;一个晚上盖层楼 建的比拆的还快[N];厦门日报;2006年
2 安克明;“中国法官法学硕士”合作项目启动[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赵利;香港城市大学MBA咨询交流团在吉林省调研[N];中国旅游报;2008年
4 胥会云;创新必须克服历史文化的限制[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曹毓民 刘艺菁 吴益民;立足城市建设 服务城市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3年
6 肖玮;着眼具有生命力的价值和原则[N];检察日报;2003年
7 ;纽约州立大学 做大更要做专[N];经济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陈韧;看《牡丹亭》成为香港大学生的时尚[N];抚州日报;2006年
9 蔡 雯;美国报纸的头版广告[N];中国工商报;2005年
10 记者 李保荣 实习生 罗威;白银市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N];甘肃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雪飞;美国研究型大学竞争力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萍;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研究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冯倬琳;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树平;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7 刘术艳;CWRF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瑞;美国早期州立大学简论(独立战争前后至1910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吕国圆;美国州立大学董事会制度运行机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黄莹;美国州立大学总校管理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陈玉娟;亨利·菲利普·塔潘的大学教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芳;美国州立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王骥;精英—大众并存型大学及其办学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杨习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黎海鹰;略论当代美国州立大学师资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国兴;美国生涯咨询师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萌;普通高校音乐公选课实施方式的新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4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24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