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和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14 11: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起着生命线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使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际国内形势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由于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越来越强,思想活动的选择性越来越大,思想活动的多边性越来越复杂,思想活动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看,主流是值得肯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价值观念基本正确,理想信念不断强化;爱国情感扎根心底,民族精神不断弘扬;道德境界有所提升,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缺陷与不足,面临着困境和挑战,这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生活世界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强调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根本,以现实生活为中心,不断开发富有积极意义的生活资源,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关心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教育的引导中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知与行的统一,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领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真谛。 论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和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本要求、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得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于生活化这一结论;论文提出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总结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途径即教育主体置身于生活,教育内容取材于生活,教育语言贴近于生活,教育方法来源于生活。最后陈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规律和原则,从两方面分别展开具体的论述。主要规律即隐性教育、因材施教、潜移默化;基本原则即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疏通性和引导性相结合。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平艳,周丽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武香俊;;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8年15期

3 王德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J];高教探索;2010年05期

4 朱继光;徐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缺失与回归[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朱继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新理念的构建[J];高校社科信息;2005年04期

6 杨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艾四林;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J];求是学刊;1995年05期

8 冯凡彦;唐伟;;人的非确定性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上追求[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9 于冰;;论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发展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10 张国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2526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26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9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