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地方高校课程理念的重构——一种多元价值整合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9-09-27 05:41
【摘要】: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中一个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课程理念的重构,其人才培养模式是重构课程理念的基础。地方高校适宜在多元价值的整合中重构课程理念,打破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壁垒。采用素质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整合途径来构建。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高教所;
【基金】:湖南民族研究重点课题“民族地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体系构建研究”[HNMY2012—012]
【分类号】:G6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运平;胡琳琳;张文凯;;知识、能力、品格与素质的关系及对人才培养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2 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03期

3 周远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01期

4 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5 陈新民;王一涛;;教学服务型大学: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发展趋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京;刘月;;互动视角下的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关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7期

2 金杰,陈新;提高学生外语素质培养包装复合型人才[J];包装工程;2003年04期

3 万晓兰;汤德平;钟春玲;;福州大学文化素质基地建设成果与创新思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1期

4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论纲[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林琳;张聪义;;从效用角度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6 傅红;滕燕;陈柯蓓;;教师因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张海燕;;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建模教学与创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8 何万国;兰刚;刘仲全;;创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梁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0期

10 杨科正;冯东;;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任玉珊;窦立军;侯丽华;;基于课程(群)的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创新实践[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斌;李慧宇;彭苗;臧润清;申江;;天津商业大学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潘金林;;科学构建分类体系 合理定位学术使命——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多样性生态系统[A];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曹莉艳;张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视域下我国高校分类与定位的探析[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玉丰;常规突破与转型跃迁[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熊华军;意义生成:当代大学教学价值的新取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惠君;“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一军;从“高深学问”到“个人知识”[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保鹏;江西理工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余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吕文静;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石猛;郭秉文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沈晓丽;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评价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乔;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政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7 陈明;湖南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及实现措施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袁冬;大学介入职业教育的意义和途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9 刘朝辉;地方院校本科教学质量内部保证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10 范秀娟;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献君;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关于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的调查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7年01期

3 杨涛;王兴林;童文胜;;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之路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4 刘宝存;威斯康星理念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5期

5 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6 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Z1期

7 蒋承勇;坚持教育创新开创台州学院新局面[J];台州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游俊;科学定位 办好地方性综合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20期

9 蔡克勇;创建一流大学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11期

10 文辅相;论素质与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地方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罗中杰,颜钰梅;西部区域地方高校发展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3年01期

3 高博文;对地方高校运用营销策略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思考[J];理论界;2003年02期

4 张炜;;统筹协调“四个关系” 推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1期

5 陈礼达;;全面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11期

6 杨秀祖;;论地方高校在区域内的文化引领[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7 吴毅;;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途径与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刘桂云;;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 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09期

9 苗壮;刘向武;;从企业意义上分析地方高等教育改革思路[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10 刘喜才;论地方高校为乡镇企业服务[J];大学教育科学;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春燕;;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夏再兴;刘毅群;杨红霞;;地方高校行政化与软预算约束研究——以湖北省地方高校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倩;;地方高校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4 方一兵;;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现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莫少林;;重组地方高校科技力量适应科技形势发展[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6 单连良;;地方高校技术转移SWOT分析[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德禧;;浅谈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与科研群体优化战略[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8 钱建华;百里清风;;地方高校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9 曾上尧;郭丽君;;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的现状与筹措对策[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刘琳;;服务地方经济,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我国地方高校“校地”合作新模式[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城;地方高校应明确定位务实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2 北京联合大学 张奕 庞明;地方高校怎样国际化[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罗霞 陈云芬;潜心创新 厚积薄发[N];云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应设立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N];光明日报;2010年

5 陈卫平;地方高校应有所作为[N];文汇报;2004年

6 江西理工大学 叶仁荪;办好人民满意的地方高校[N];光明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欣瑶;甘肃省新获准两个专业学位授予权[N];甘肃日报;2009年

8 黎大志;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9 宝鸡文理学院教科所副教授 杨科正;地方高校发展规划须瞄准地方需求[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赵凤华 通讯员 钟静;地方高校探索学科建设的启示[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叶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刘新跃;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董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与政府宏观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北大学;2007年

9 黑建敏;地方本科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储祖旺;中国高校筹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狄明明;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临阳;基于地域特色的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方一兵;我国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界面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4 范倩;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刘洪;地方高校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赵巧琴;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白静慧;地方高校应用网络教学问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8 程启斌;地方高校债务形成与化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春爱;论我国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俊玲;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其形象塑造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2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42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9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